返回

第580章:收编?【上章已解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接不好的话,一两个月没收入都是常事儿。

    而这便是高飞能收编港圈的重点。

    ……

    说来高飞口中的“收编”和韩莉以为的“收编”其实不是一回事儿。

    其中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对港圈的定位不一样。

    韩莉认为的港圈其实就是大部分眼中的印象。

    什么“四大天王”“双周一成”“曼玉青霞”之类的。

    导演半神半鬼、港星满是光环。

    在他们的眼中,只有这些香江娱乐圈顶级的存在才有资格代表港圈。

    甚至认为“他们”就是港圈!

    但高飞看问题的角度却和其他人有点不同。

    在他看来这些导演和港星过去纵然足够辉煌,但港圈最大的财富其实并不是他们。

    毕竟港星都是时代造就的产物,真正将他们托上云端的其实是无数成熟的影视幕后。

    比如死伤不断的武行、比如绞尽脑汁的道具、比如天马行空的编剧。

    毫不客气的说,除了内地因为三大影视院校的存在一直自成体系之外,东南亚各国的影视圈其实都有港圈的血统。

    比如韩国电影早年就是靠模仿港片起家的。

    因此如今在棒子的电影中,常常能看到很多熟悉的韵味。

    不过后来港片没落了之后,棒子就开始转头学起了好莱坞。

    最后两相融合之下,才有了如今颇具特色的棒子电影。

    所以“港圈”之所以能称之为“港圈”,并不只是表面上的那些导演和港星那么简单。

    是因为在特殊的时代机遇下,使得香江早早的有了一套完备的影视体系。

    若非如此,当年港片也不会横扫东南亚,在国际上被称之为“东方好莱坞”了。

    说句老实话,如果论辐射范围之广、涉及国家之多,当年除了好莱坞之外也就只有香江了。

    至于电影的诞生地老欧洲,则因为新浪潮的影响走上了和好莱坞截然相反的道路。

    最后越混越迷,渐渐的连国门都出不去了。

    就好像千禧年以前的内地电影一样。

    除了在三大电影节上风光之外,在各国人民的眼中并没有多大存在感!

    所以在高飞看来香江娱乐圈三十年辉煌过后最大财富,其实就那一批资深的幕后。

    于是这次高飞便趁着这个政策东风,搞了一个专门针对影视幕后的福利保障计划。

    简单来说,就是只要是雄安公会的成员,并且参与的是公会项目,那么剧组在付出薪酬的同时还需要按照比例为幕后工作人员交一份保障金。

    从形式上来说,算是内地五险一金里面养老金的变种吧。

    只不过高飞搞得这个和国家政策不能比,充其量只能算是行业公会内部的福利待遇。

    所以只能挂在“易支付”名下,委托其代为管理和运营。

    其实如果不是有了上面给的分账优免,这次想让那些加入公会的影视公司同意这个条件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毕竟这和钱多钱少没关系,纯粹是资本的本质就是冷血和吝啬的。

    ……

    “就这么简单就收编了?”

    听完高飞的解释后,韩莉当即瞪大了双眼道:

    “这也太简单了吧?他们的傲气呢?”

    闻听此言,高飞只是随意一笑道:

    “本来就很简单,是你想复杂了。”

    “再说了,傲气能当饭吃么?都是成年人,能赚钱才是关键!”

    只是高飞虽然说得轻描淡写,但事情自然没有他说得那般简单。

    否则在他之前,早就有人把港圈收编了。

    真正让港圈绝大部分影视幕后加入雄安公会其实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自然是那份福利保障。

    毕竟对于影视幕后这种自由职业来说,这种福利保障还是很难得的。

    要知道不知道多少港星到老了都不免穷困潦倒,更不要说他们这些幕后了。

    所以能多一份保障对于他们来说总是好的!

    而第二个原因,其实也很现实。

    因为雄安公会眼下已经将近囊括了华语影视圈十之八九的影视公司。

    故此在更好的福利保障和更多的工作机会,这双重诱惑之下,港圈积累多年的墙脚就这样被高飞给挖空了!

    只是……

    正当高飞对这个成果颇为自傲的时候,韩莉心念一转却有些犹豫的问道:

    “老板,可是……这会不会太多了?咱们有必要挖这么多人吗?”

    闻听此言,高飞当即无奈的摇了摇头。

    “多什么多?我还嫌少呢!”

第580章:收编?【上章已解封】-->>(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