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一起要饭,但是这些就不能叫做僧团。
为什么呢,因为就算是释迦牟尼,对其他那些追随他的和尚们也没有立个必须得遵守的章程出来。比如说,今儿张三你去要饭,李四负责洗碗,王五负责倒垃圾,赵六负责给我捶个背,按个摩什么的,明天再轮换。
事实上。佛陀和这票和尚们完全是一起要饭,一起洗碗,一起洗澡,一起睡觉,干什么都一起去,这样肯定不能说是规矩和章程。
当然,僧团的成立也不能完全说是就是和尚们为了吃吃喝喝,比如说悟空现在所在的这个大林寺的这个由道信和尚组织成立的以禅宗为核心的僧团就不是因为这个理由而成立的。
事实上,如果道信可以选得话,估计他更愿意去行脚,要知道,禅宗的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都是标准的四处云游的行脚僧。
而道信没有去四处去行脚或者说云游的原因也很简单,大环境不同了。现在正是后来隋唐演义里说的一十八家反王,七十二处烟尘的时代。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之类的隋唐英雄们正打的不可开交,到处都是溃兵盗匪。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道信大师出门散步,都得带上十来个带着棍棒的少林武僧壮胆。而那些没有这种条件的和尚还敢四处行脚的话就是纯粹找死,如果碰上窦建德之类的还好,最多就是被抓个壮丁,上个战场啥的。
但是如果要是不走运,被朱粲碰见的话说不定直接就被当军粮吃掉了。当然了,虽然说朱粲的喜好是把人圈起来成批成批的,利用流水线工艺来制作人肉干。但是难道说路上偶尔碰见个把游方的光头零食就不吃了么?这个不可能的啊!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江州和江州附近的和尚们都自发的以道信大师为中心,以大林寺为基准聚集在了一起,即是为了自卫,也是为了有一个良好的领悟佛法的环境。这和尚多了大伙总得立个规矩吧,然后这个禅宗以道信为首的僧团就出现了。
“师傅,请喝茶!”敲门进来之后,悟空毕恭毕敬的将茶水放到了道信的面前,然后把小托盘放好,然后熟门熟路的拿起一块抹布开始打算卫生。
虽然说是道信房间的卫生由悟空负责,但是因为悟空毕竟才四岁,所以实际上扫地之类的事情还是由别的沙弥来做,悟空主要负责的就是端茶和擦桌子。
“恩,谢谢!”看到悟空将茶放下之后,道信和尚先是认真地跟悟空道谢,然后皱着眉头把碗里的绿糊糊喝了一口。很显然,道信和尚虽然需要茶来让身心空明,但是这并不说明他就喜欢现在的这个茶的味道。
“对了,悟空。”就在悟空和尚走马观花的将房间里瞎胡摸擦了一遍,放下抹布,准备拎起小托盘跑路的时候,道信和尚说话了,“贫僧刚刚接到了你哥哥的一封信,你要不要来看一看?”
唉,悟空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自己的这位哥哥卢承德真的是给范阳卢氏丢人啊,自己的亲弟弟出去被人劫杀差点丧命于是心灰意冷打算出家,你这做哥哥不说马上赶到来表现一番兄弟情深,而是好整以暇的过去好几天的时间了,才来了一封信。
就算再傻的人恐怕也能看得出你
第六章: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