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三章:不说天子说什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如曹操手里有皇帝刘协。

    占据了兖州以及河南郡后,又有留侯入朝,法理性自然不用多说。

    刘备乃是汉室宗亲,又有英侯和二吕撑着。

    其中大多数的官员都接受了当初李傕郭汜朝廷的封赏。

    袁绍的亲家吕布都是正儿八经朝廷册封的并州牧。

    只有袁绍和洛楚二人,自封冀州牧和扬州牧。

    以他们二人的身份,在大汉框架下,是相当尴尬的。

    现在洛燕就说了,这世间还有比上天更大的吗?

    自然是没有。

    上天的旨意最大!

    这天下还有比民更重要的吗?

    自然是没有!

    纵然是君王也要列在民之后,谁有异议,去和孟子说,去和孟子学派辩论。

    既然这天下以民为贵,那德行就该是最重要的东西。

    谁能够使百姓安居乐业,谁就应该统治百姓。

    袁绍和其他人比起来或许不特殊,比如徐州的刘备。

    但比起公孙瓒来,那定然是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而你刘虞,放任公孙瓒荼毒幽州百姓,难道就能够脱得了干系吗?

    真是言辞如剑!

    可当百万师啊!

    本来以为在大义方面稳操胜券的,万万没想到这位公子燕竟然能说出这么一套诡辩的说辞。

    自洛燕进入河北以来,天下人都知道袁绍有个洛氏子的女婿。

    英侯嫡长子洛齐入仕刘备,还为他拉来了徐州士族的效忠。

    英侯的嫡次子坐断江东,自成一地之主。

    如今洛燕就是第三位出仕的洛氏子,而且不是做臣子,而是直接相当于外戚这样的亲近地位。

    今日一见,果然同样不同凡响,符合世人对洛氏子的想象,才貌俱全。

    刘虞沉声问道:“袁绍,你可还是汉臣吗?”

    还是汉臣吗?

    这一问,就是生死之问,若是袁绍敢说不是汉臣立刻就是天下群起而攻之。

    甚至就连吕布可能都要犹豫一下自己该怎么做。

    这天下间能堂而皇之说自己不是汉臣的诸侯,没有多少。

    但若是说自己是汉臣,那就落入刘虞的话术圈套了。

    洛燕低声道:“岳父,您当然是汉臣。

    正所谓社稷重于宗庙宗庙重于君啊!

    您是汉室的臣子,却不是某一个伪帝的臣子。

    您所效忠的君主死在了逆臣的手中,您是飘零之臣。

    待中兴汉室后,再到君主陵前,求问天下何归!”

    袁绍神色一震,一捏洛燕的臂膀,眼中带着喜色。

    这番话相当符合袁绍一向的对外态度。

    他认可孝愍皇帝的皇位,但是不认可刘协的皇位。

    袁绍中气十足的将这番话向刘虞说出,这就是他的回答。

    不仅仅是说给刘虞听,还是说给河北众听,同样是说给天下人听的。

    这就是我袁绍!

    无耻!

    这是公孙瓒和刘虞的第一念头,实在是太无耻了。

    没有君,哪有臣?

    你连是谁的臣子都说不出来,你竟然还能堂而皇之的说自己的是汉臣?

    但是河北一众谋臣却目光熠熠的望着洛燕,他们都是聪明到极点的人,自然能够从洛燕这些看似诡辩的言论中,品味到那似乎是有一整套理论的。

    刘虞满脑子都是朕即国家的理念。

    但这套理念的破绽太大,根本就是个可以被随意蹂躏的靶子。

    面对洛燕所学习的东西,可以说是毫无还手之力。

    尤其是在汉室失去诸夏天子位后,用自缚手脚都不能形容,而应该用人彘来形容。

    刘虞和公孙瓒再也说不出话来,洛燕轻笑着说道:“主公,敌军士气已泄,当先胜一阵!”

    “贤婿所言极是!”

    袁绍现在心情很好,当即道:“正则,以你部为先锋,击其左翼,我率中军以箭矢为你翼护!”

    “喏!”

    麴义抱拳应声。

    ————

    洛燕善辩,有名家之风,幼时尝与父辩,得赞曰:“辞甚雄,言甚伟,吾一言未尽,尔三言皆出,及长,真雄辩士也。”——《世说新语》

    求月票!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