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九五章 大明式的计算机底层概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在自己的前世,所有正儿八经的计算机程序语言,在最底层都是用英文表示的。

    有少数程序可以在表层显示汉字,但完全不成气候。

    其实程序语言不是不能使用汉字,因为早期程序语言本质上不是人类语言。

    里面的那些英文字母本质上都是逻辑和定义符号。

    用数字甚至星星框框表示一样可以。

    只要程序员能够记住,每个图像代表的是什么指令。

    之所以都是英文而没有汉字,是因为早期程序员都用英文,所以用英文去记录和表示命令。

    这种传统就形成了限制铁轨宽度的马屁股。

    最先建设铁路的英国人,选择的铁轨宽度是正好容纳两匹马行走的宽度。

    这个与火车并没有直接关系的数据,成了后世的标准铁轨宽度。

    计算机语言也是一样。

    计算机的基础是晶体管,每一个晶体管可以看做是一组灯泡和开关。

    关和开的这两种状态,可以参考灯泡是否亮起的状态。

    用二进制数来表示,就是0和1。

    在大明的计算机器相关的研究中,工匠们习惯用阴和阳来代指。

    每一个晶体管的两个状态,能够表达的两个数字,在前世被称为一个“比特”。

    在大明被称为一个“数”,或者“爻(yáo)”。

    爻就是传统八卦符号中那些中断和连接的横线的统称。

    一整条连续的横线是阳爻,中间断开的横线是阴爻。

    开和关的意义,阴与阳的象征,断开与连接与执行,三者的意味天然趋同。

    对大明的工匠们而言,这种命名都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人向机器传递的所有指令,想要被机器所识别并执行,都要转化成一连串的开关命令。

    计算机里面的开关太多了,人们为了方便管理和使用,就将其分成一个个的小组。

    前世最早的计算机是四个一组,最后的通用计算机是八个一组。

    这样四个到八个一组开关的开关命令的长度,在后世就被称为一个“字节”。

    在大明被称为一个“字”或者“卦”,就是八卦的卦。

    机器语言,就是直接输入开和关两种信号,可以想象对零和一两个键反复不断地按。

    实际上使用打空纸带来执行的,用一个位置是否有空洞来表示开和关。

    对二进制机器而言,他只能理解开和关。

    比如说一组电路或者一项控制功能,在四爻(四位)机器上执行的方式是“关关关开”。

    这个命令在机器看来,名字和意义就是“关关关开”,没有什么别的附加意义。

    但是在人类视角下,“关关关开”只是一个编号,单纯看这个容易混乱。

    于是人类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知道这个编号所代表的逻辑功能,用自己使用的人类语言中应该用什么词汇来描述。

    美国人在自己的脑子和小本本里面,记下“addition=关关关开”。

    大明人在小本本上写下了“加=阴阴阴阳”,或者是画上三阴一阳的爻线。

    无论是addition还是加,都只是人类方便自己记忆的“备注”

    在机器里面实际上都是在干“关关关开”的活儿。

    要控制计算机,就要直接去控制四个开关,组成“关关关开”的效果。

    最后计算机算完的数据,也用纸带上对应位置的空洞顺序,来表示一串的开和关。

    人类再把这些有规律的开关,翻译城人类能够理解的语言。

    最早期的计算机,是与人类语言完全没有关系的,就看使用者怎么去命名和解读。。

    但是这样实在太麻烦了。

    如果能让计算机直接识别人类语言就好了。

    关键是,为什么是我这个人类,把自己的话翻译成你这个机器的语言。

    为什么不能是我说我们人类的语言,然后你这个机器自己去翻译成你们机器能理解的语言?

    机器当然不知道怎么干。

    于是人类给决定给机器做个翻译器,或者说转换器。

    在翻译器上输入人类语言,翻译器给机器翻译成机器语言,再让机器去执行计算。

    计算机算完之后输出,再让翻译器翻译成人类语言。

    这个想法是非常好的,这其实也是所有程序语言的基本逻辑。

    程序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类直接说法,让机器完全理解并完美执行。

    只可惜啊,别说完全听懂人话并完美执行了,单纯的让机器直接执行最基本的命令,都让最早的研究人员们费老劲了。

    翻译器怎么才能把addition翻译成一连串的开关呢?

    怎么让机器知道“加”是什么意思呢?

    看上去,好像只要做一个表格,左边一列写addition或者加,右边写“关关关开”。

    告诉机器,我输入addition或者加,你就去给我执行“关关关开”。

    然而更进一步的问题是,怎么“输入”addition或者加。

    输入法这个东西,在后世看来很常见的东西,在早期电脑上绝对是黑科技。

    就算是看上去能够按键直出的英文字母,也要去干一个物理按键绑定字母表的活儿。,

    否则机器不知道a是啥,c又是啥,根本没有b数。

    所以要再做一个表格,把一个开关序列绑定a,一个开关序列绑定b,一个开关序列绑定c……二十六个字母和标点符号数字都做好。

    再再做一个表格,把这些开关序列绑定键盘上的按键,并在按键上写上a、b、c……

    我依次按下写着addition这几字母的按键,计算机收到按键对应的信号去查表。

    找到了关关开关、关关开开、关关关关……等一连串的开关命令。

    如果是英文系统,这时候就在屏幕上依次显示addition几个字母。

    同时,这关关开关、关关开开、关关关关……这一连串命令,按照顺序组合起来,就对应另一个命令“关关关开”。

    如果是汉字系统,这时候在屏幕上显示“加”。

    最后,计算机去执行最后的“关关关开“命令。

    输入英文是一个相同表格有几个字母循环查几遍,汉字是设计两到四层嵌

第四九五章 大明式的计算机底层概念-->>(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