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8章:资本鬣狗上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我这次过来。

    是听说史密斯资本,已经发起第一次私募。”

    “刚好美林证券目前有一笔颇为可观的信托资产,正愁如何给它一个安排。”

    “最近的资本市场很坏,我们希望将这笔资金,委托给一名出色的投资者,来打理这笔资产。”

    “美林已经关注史密斯先生五个多月了,我们认为您就是美林要找的那个管理者。”

    作为美林证券的CFO,查理·沙夫说的这番话。

    要是让那些美林证券的投资者见到,一定会非常吃惊。

    美林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证券零售商和投资银行之一。

    投资、管理资产,是美林的强项。

    结果现在,美林却要把客户们的钱。

    拿给另外一家公司托管投资,这就有点堕美林名声了。

    要是形成舆论点,给弄到媒体上去的话。

    都可能引发美林证券股票的下跌了。

    但资本嘛,它其实并不在意这些。

    它考虑的只是增值增值再增值。

    只要有人可以让它变多,并且变多的速度更快。

    美林并不介意这点名声的损失,事实上大多华尔街巨头也不在意。

    它们这些庞然大物,很多时候其实做的也只是把散户投资者的钱集合起来。

    再把这些钱,交给那些能赚钱的管理者。

    最后他们抽取一些佣金,很多时候赚取的利润也主要是这些佣金。

    像巴菲特,他的投资者当中。

    就不乏美林、高盛这些巨头。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每次发起的私募份额,抢的最欢快的也往往是这些巨头。

    只要有保障,或者说可以观测到利润丰厚。

    那么这些巨头就愿意冒险,愿意把自己的钱交给其他人投资。

    总而言之,能赚钱才是重要的。

    面对查理·沙夫略微有些恭维的态度,

    亚伯言简意赅问道:“有多少?”

    查理·沙夫迟疑了一下,接着道:“8亿美元。”

    “太多了。”

    亚伯摇摇头说:“我不是说你们的资金太多。

    而是指,八亿美元占据的我这次的私募份额太多。”

    “这次私募,史密斯资本的目标,我原本的计划只是十亿美元。”

    “后面情况变了,我打算将这个数字扩大到30亿美元。”

    “但很抱歉,在沙夫先生你来之前。”

    “约翰·里德先生与布利·布林先生,还有纽约银行、梅隆金融公司等公司,已经认购19亿美元的份额。”

    看着有些吃惊的查理·沙夫,亚伯耸耸肩道:

    “所以如果美林证券想认购的话,份额只能在五亿美元以下。”

    “因为还有好多位先生,想要认购份额。”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