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头咯咯作响,奈何被保镖们制住双臂,怎么也挣脱不了。他的眼睛里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烧得他失去理智,却又不得不保持清醒:“把房子给我。”

    “哦?现在知道要好好跟我说话了?”许正南一个眼神示意,许小贺立刻获得自由。老家伙上前拍拍儿子臂膀,笑着说,“小贺,我是谁?我是你爸爸!爸爸就你这么一个儿子,能害你吗?”

    这就叫怀柔。许正南笑一笑,旋即变脸:“《大国重器》不是你该得的东西,不要再碰了。”

    说话间,一人从旁边摆着的中式屏风后走出来。许小贺蓦然睁大眼睛,想要上前,却被许正南按住肩膀:“你想要什么爸爸都给你,你妈的老房子也一样,到最后总归都是你的。”

    紧闭的大门重新打开,就在眼前不超过十步的距离,许小贺眼睁睁看着那人走出去,还回过头来冲他轻蔑地一笑。

    他再也按捺不住火气大骂道:“程逾白,你……”下一秒就被人捂住嘴巴强行消音。

    不远处原本应该开始直播的演播室,意外出现了电路故障。主持人叉着腰在台上破口大骂,工作人员走进走出,观众们一头雾水。

    徐清看着眼前混乱的情形,心头浮现一个不详的预感。

    为什么徐稚柳还不回来?

    她来不及通知任何人,拿着台本往外跑,主持人在她身后骂得更凶了。她出了门,推开隔壁演播室。

    不是,也不是隔壁的隔壁。她循着房间一个个找过去,最后在对面靠东北角的演播室,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

    徐稚柳正站在门口,听见声音回头。徐清看也没看他,径自从旁穿过。演播室内观众区灯光已经暗下去,工作人员皆在打手势对流程,前方导演站起来示意全场噤声,随着倒计时3——2——1,镜头推到台前,舞台两侧灯光大亮。

    这不是徐清第一次见程逾白穿正装,学生时代数次上台演讲,白衬衫,西装裤,都在记忆里挥之不去,只是五年不见气质大变,他闲闲一坐,便胜券在握。

    主持人叫何东,跟香港第一任富豪同名,资历深厚,常被人叫做东哥。何东做了一辈子的财经访谈,却出现在一档陶瓷节目里,这一点已经让观众大感意外,加之梳着大背头,一副香港名流的潇洒姿态,更为演播室增添不少光彩,不过他却说,“因为身边坐了一位比我还英俊的年轻人,很遗憾,今天的风头不能属于我了。”

    尔后要介绍嘉宾的身份,何东说,“他是谁不用我多说了吧?需要我给大家念念他的身份吗?就是这单子有点长,我怕还没念完就下班了,哈哈回到正题——程逾白,江西华夏物证鉴定中心金牌专家,名物古董投资行特约顾问,石渠雅集文物鉴定中心所所长,曾担任中央电视台《寻访消失的艺术家们》、《景德镇陶瓷一二谈》以及江西卫视《华夏奥秘》等节目的特约鉴宝专家……”

    何东喘了口气,“哎哟,嘴都快念秃噜皮了,还没完呢?”

    他拿着台本里外翻看,一副大吃一惊的样子,惹得观众哈哈大笑。

    程逾白也笑:“东哥,您就别拿我开涮了。”

    “行,那就看在相识一场的份上暂且饶过你,不过节目要是搞砸了,以后咱俩还当没见过。”何东为人幽默,控场能力十足,“各位猜猜我和一白是怎么认识的?诶,那位朋友说忘年交,没错,到今天我不得不承认了,一白七八岁的时候我就想结交他了。那时他给财经频道投了篇稿子,被邀请来上我的节目。”

    导演随即在公屏上打出以前经济频道的材料。

    照片里可以清晰看到何东和一个男孩分坐两侧交谈的画面。男孩头戴一顶红色贝雷帽,有点婴儿肥,脸颊圆嘟嘟的煞是可爱。

    “各位肯定很好奇,他小小的年纪怎么会上财经频道?跟我这个老头子有什么好说的?说实话编导找到他的时候,我也不敢相信,那篇《关于十大瓷厂没落背后几点思考》的文章的竟然是个小男孩写的。观众席里有没有人曾经读过这篇文章?”

    新媒体时代,传统的访谈形式已经落后,借助演播室,实时与观众互动,既能达成线上线下的沟通,拉近距离感,还能让看直播的观众参与进来,是万禾传媒的全新尝试。

    何东叫起一个中年男人,镜头随即切换成两个画面,一个呈现台上,一个呈现台下。

    中年男人说:“我是您的忠实粉丝,每一期节目都看了。这个男孩让我印象挺深刻的,仔细想想应该有二十年了,那篇文章放到现在依旧具备深刻的思考意义,可以放出来让大家一起看看。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清楚十大瓷厂的情况,事实上经济改革只是

第17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