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前传(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刃有余。

    而安庆窑有一个梁佩秋,则是烧红的破铁,百炼成钢。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作为包青窑的两大魁首,一个是身世坎坷的麒麟才子,一个是后来居上的天赋小神爷,到底谁会成为景德镇瓷业的第一人?

    说书先生一拍惊堂木,捋着胡须拉长声音道:未可知也。

    而当事人之一徐稚柳,面对传说中的劲敌却没有丝毫反应。一整晚他都心神不宁望着窗外,回想白日里安十九那句话,总感觉有什么事要发生。

    戏班子唱到了楼下,京腔一起,满大街咿咿呀呀的哼唱,瓷行几位老板也跟着扑到窗边去看戏,一边看还一边夸他今年选的班子好,瞧那一个个的身段,多风流呐!《打渔杀家》的剧目也极为应景,水浒梁山,那叫一个豪气干云!

    “稚柳你就是梁山里隐居的谋士吧?”有人笑着调侃。

    徐稚柳淡而一笑,伸手去拿桌上的茶,不想另一只手比他更快。

    “茶、茶凉了,我再给你倒杯新的。”那少年低垂着脑袋,似乎有些羞赧,嗡嗡小声,“喝凉茶会肚子疼。”

    徐稚柳显然心不在焉,否则绝无可能手上被塞了杯热茶,整个人才反应过来。他讷讷半晌,道了声谢。

    “不、不用谢,大龙缸很难烧,你一次就成了,真厉害!”

    “侥幸而已。”

    正如刚才管事说的,一件瓷器好不好,关键在于窑内。他没有神赋,仰赖的不过是前序工程的精密安排和近乎严苛的工艺要求,加之几个业内首屈一指把庄师傅日夜不休的监测,即便如此,也砸了不少次品,甚至在满窑前还请人夜观天象。

    不比他,一眼就知道好坏。

    也不知是谁先起的头,坊间传得神乎其神,直道两人水火不容。可事实上,今夜才算是他们第一次正式见面。

    徐稚柳抬头看去,那少年双手置在膝上,脊背挺直,像被老师训话般坐姿局促。似察觉他的目光,少年掀起眼角飞快地觑了他一眼。

    “我们之前是不是见过?”徐稚柳忽而道。

    少年随即吐露出来:“见、见过,在香舍茶馆。”似怕他记不起来,少年比划了一个方向,“在二楼厢房外,小二撞了你,你回头的时候,我、我正好在对面。”

    哦,想起来了。

    那少年在对面回廊朝他笑了一下,当时厢房前后门洞开,廊下铜铃叮叮作响,堂下看客满座,讲得还是两人的故事。

    惊鸿一瞥,印象深刻。徐稚柳说:“我记得。”

    那少年一听,果然笑了起来。他小心翼翼绷着脸的时候,着实没什么起眼之处,可一笑起来整个人都活泛了,露出两颗小虎牙,眼睛又大又亮,十分的灵动。

    那可真是一双漂亮的眼睛。

    徐稚柳说:“我们应当见过不止一次?”

    “啊,你记得?”

    “应该是你。”

    他这回不再是疑惑的口吻,似乎鼓励了少年。少年道:“我、我知道你每逢三更必会巡夜,湖田窑窑厂的下弄和安庆窑窑厂上弄,隔着一座小山头,爬到树上可以看到你。”

    嗯,难怪每每夜巡至狮子弄,总感觉身后有双眼睛,只没有什么敌意,加之夜色浓稠,他并未放在心上,只偶然一次听到一声痛呼,似曾撞进过一双眼眸,但转瞬就不见了,大概是从树上掉下去了吧?

    只是,三更天了,他为什么不睡觉要爬到树上去……看他?

    少年似猜到他的想法,紧张地咽了口唾沫。

    “我很仰慕你。一直一直仰慕你。”他说完抱起脑袋往胸前一埋,后背接连几个大起伏,末了又在手臂缝里偷看他。一双小鹿似的眼睛忽闪忽闪,带着些许的胆怯和红晕。

    这……

    徐稚柳不自觉放下茶盏,那少年似惊了一下,飞也似地拨开凳子逃之夭夭。几个管事听完戏回头一看,座上宾居然走了?!再看徐稚柳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一个个霜打的茄子,面上不敢表露,心里敲锣打鼓把他骂了个底朝天。

    阴谋!绝对是徐稚柳的阴谋!擒杀渔霸这般精彩的戏目也是他的帮凶!

    这一夜,管事们一个个酩酊大醉,徐稚柳燥郁了整晚的心,却奇异地宁静下来。

    耳边皆是人声,他侧目朝外看去,仿佛看到一只跳脚的兔子。雪白的毛发,乌黑的睫毛,一双滴溜溜转的红眼睛。

    煞是可爱。

    时年送走诸位管事和瓷行老板,回到厢房一看,见公子半支手臂,眼神迷离,嘴角微抿,噙一抹浅笑。窗边冷月倒挂,雪花簌簌。长帔开氅,戏腔婉转,有人滴酒未沾,有人樱桃

前传(3)-->>(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