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九章:已经被忽悠瘸的堡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虽然还不够,但却也足够用缓解燃眉之急。

    这天,朱棣正坐在乾清宫批阅奏疏。

    朱棣遗留了上一世的习惯,非常勤政,原本在正统朝七八日一朝的朝会,朱棣先是改成三日一朝,这已经引起许多朝臣心中不满,因为他们都已经被朱祁镇给养懒了。

    到了六月,朱棣更是敕谕内阁,改成日日上朝。

    景泰皇帝临危即位,先是解决了北京的危机,而后更是传出日日临朝,有如永乐旧制一般的佳话。

    这传出去是好事儿,是圣君之举。

    所以这种敕谕,内阁是没有任何理由去拒绝的,尽管内阁首辅王直心里也不愿意, 但还是痛快的票拟了。

    至于群臣,虽说各有心思,有单纯是因为懒癌犯了不想起床的,也有是害怕景泰皇帝掌握朝政于己不利的,但总归是好听不好说。

    皇帝要勤政,你一个做臣子的不去支持,反倒劝人家和正统皇帝朱叫门一样去搞几日一朝,像话吗?

    这是一个为臣子的该干的事儿吗?

    敢提这种话,怕不是嫌官做的太久了。

    除了高喊皇帝圣明,并且上疏表示支持以外,群臣对于朱棣突然勤政起来的情况,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于是,景泰朝的朝会,现在每天上午都要上一回。

    群臣们也不禁在心里琢磨,难不成这景泰真的是自圣君资质,是太宗皇帝转世?

    其实这是朱棣在重新夺权后,想要尽快掌握朝政的手段之一,无论有事没事,每日一朝是必须的。

    在朱棣现在看来,皇帝要是不上朝,还要靠什么去维持朝政?

    当时靖难夺取金陵以后,朱棣也是这么干的,每天一朝,底下这帮臣子就需要每天都戴着他们忠君体国的面具。

    时间久了,总会有人露出马脚。

    到时候就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了。

    对于朱棣来说,上朝的好处有很多,绝不仅仅只是为了勤政而已。

    这天,一个消息从广州传到乾清宫。

    历时接近一年的广东暴民造反祸乱,总算在上个月得到平定,贼首黄萧养已死,余寇也不过是在官军的奋勇追击下苟延残喘。

    平定贼寇的官军,从上个月开始上京献捷,现在已经到了北京城外。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