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三十八章 好景不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况会变少的。”

    “嗯……”朱慈燃微微颌首表示认可,但心里却觉得这种事情恐怕很长时间都无法彻底杜绝。

    在他这么想着的时候,众人也都纷纷吃饱了饭。

    朱慈燃等人准备在鲍老丈加休息一晚,至于锦衣卫的其它人则是付了十文的住宿费,在附近镇民家里休息。

    饭后散步,这是朱慈燃的习惯。

    装着一把花生,朱慈燃在两名锦衣卫的拱卫下,走出了鲍老丈家,在水泥铺设的集镇道路上走着。

    他没有挑大路,而是挑着小路走着。

    走着走着,他回想起了刚才饭桌上鲍老丈的话,情不自紧的回头,望向了远处的渭满镇。

    在这里,他的耳边依稀还能听到镇里犬吠,以及孩子们的嬉闹声,还有不少镇口大人们的说笑声。

    声音飘荡者与天空上的晚霞融为了一体,安静而祥和的气氛遮掩住了整个小镇。

    这是在京城里体验不到的感觉,朱慈燃很是享受。

    转过身去,他继续散步,再一次融入了这静谧的乡野意境。

    即将完全落下的夕阳像一个暮年的守财奴般,正疯狂的埋藏起他最后的金子,四周的光线更暗了。

    远处的树林仿佛被披上了一层黑纱,朦朦胧胧,绰绰约约。

    可即便如此,当他绕了一圈回来,渭满镇中间那条小河却还坐着几个无忧无虑孩童。

    他们坐在高处水面的石头上戏水,等着洗碗、洗衣服的母亲带他们回家。

    眺望远处,水泥路和石砌小院,与一些废弃的老式夯土村舍相映成趣,好象现在与过去的融和。

    太阳渐渐落下,坐在河边许久的朱慈燃也站了起来,带着两名锦衣卫返回了鲍老丈的家里。

    回到休息的耳房,不知道是鲍老丈还是刘顺,他们在耳房里点燃了一些驱蚊的药草,让屋里有着一股草药味。

    简单洗漱过后,躺在这只有八九平的耳房里,朱慈燃久久不能入睡。

    不知道是不是农村的棉被太重,压得他喘不过气,还是朱慈燃自己回想到今日鲍老丈所说的话,让他喘不过气。

    “要治理天下,就必须舍小逐大吗?”

    想起鲍老丈对官府要迁移他们的担忧,朱慈燃翻了个身,看着有些微亮的窗户,心情复杂。

    他现在算是明白,自家叔父为什么说他打天下,然后让自己父亲坐天下,自己稳天下了。

    看上去是在对自己父子说,实际上就是对自己一个人说。

    他父亲对百姓是什么样的态度,朱慈燃比谁都了解。

    实际上朱慈燃明白,如果东北灭虏之役后,自家叔父让他父亲来组织迁移,那他父亲一定会效彷洪武一朝移民。

    这样的移民的后果是什么,他父亲不会在意,只会在意结果。

    看上去这样很好,但实际上自家父亲的名声会一落千丈。

    正因为如此,自家叔父才没有放权,而是用他自己的办法来迁移百姓。

    等百姓迁移的事情都弄完了,他就该走了……

    “您若走了,大明朝该怎么办……”

    朱慈燃呢喃着,尽管他也知道自家叔父就藩才能解决眼下的大部分问题,但船长走了,剩下的舵手能否掌住航路?

    “呼……”

    呼出一口浊气,朱慈燃只能闭上了眼睛,强行让自己入睡,只是那眉宇间化不开的眉头却出卖了他的内心。

    】

    一夜难眠,朱慈燃几乎是忘记自己怎么睡着的。

    等他醒来时,已经是己时三刻(9:45)了。

    鲍老丈去开荒了,鲍大娘则是在厨房里煮着一大锅米线。

    等朱慈燃洗漱好,和刘顺、杨修坐在院里的椅子上时,一碗普普通通的农家米线便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细细的米线用白水煮沸后夹出,放到一旁的碗里。

    桌上摆放着韭菜、打碎的西红柿,辣椒油和一碗碎肉酱,另外还有皇店产出的细盐,胡椒粉、酱油等左料。

    乍一看,似乎这一顿很普通,但那满满当当的调料却价格不菲。

    细盐的价格在云南是十五文一斤,胡椒粉是四十文,酱油稍微便宜些,但也有二十文。

    四人吃不了多少,但这一顿下来也得三四十文。

    在自己家里做,这样的价格算是很贵了。

    “吃鸡蛋。”

    鲍大娘给朱慈燃他们三人煎了三个鸡蛋,而这一碗米线下肚,三人也是吃的满嘴是油。

    “可惜肚子装不下了,不然我肯定要多吃两碗。”

    摸了摸肚子,朱慈燃笑着开口,没有了昨晚的惆怅。

    “不够这里还有。”

    “够了够了。”

    鲍大娘听不懂,以为不够,所以准备再为他们三人添一碗,张修见状连忙阻拦。

    紧接着,他们帮着鲍大娘收拾了一下桌子,然后才和鲍大娘告别。

    鲍大娘提着装着米线的食盒,背着两袋水去了田里,朱慈燃他们则是看着她走远后,这才上车继续踩踏起了自行车。

    随着他们的踩踏,渭满镇距离他们越来越远,在即将消失的时候,朱慈燃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他不知道他这辈子能不能再来第二次渭满镇,更不知道下一次来,渭满镇会是个什么模样。

    尽管身为太子,但他并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自由。

    他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但随着他自己渐渐长大,懂事,他逐渐懂得了自家叔父的对自己的期盼。

    那份担子很大,但他不得不担起来。

    相比自己叔父十二岁就领兵上战场打仗,十四岁总领国事,眼下同样十四岁还能游玩的他,已经算是十分幸运的了。

    最少自家叔父还能再大明待几年,自己还有学习的时间和休息的时间,若是自家叔父走了……

    朱慈燃有些沉默,他想不到如果自家叔父走了,那他身边又有谁可以依靠。

    他逐渐懂得了自家父亲的纠结,因为这样的纠结也同样在他心里出现过许多次。

    从渭满镇到云桂边际的博隘关足足有二百三十里,以朱慈燃研制的四轮自行车速度来说,每个时辰走五十里其实并不难。

    只不过就是

第五百三十八章 好景不长-->>(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