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60章 设立登闻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在两日后的大朝会上,庆忌召集群臣,凡是朝中官秩在六百石以上的公卿大夫,都必须到奉天殿参与朝会。

    一般的朝会,不会如此庄重,除非是庆忌要有大事宣布,有关乎社稷兴亡的大事商量……

    “大王万年,万年,万万年!”

    二百多位吴国的公卿大夫,穿着清一色的玄色朝服,头戴进贤冠,手持牙笏,在各自的坐席上,朝着陛台之上的庆忌大礼参拜,山呼万年。

    “众卿免礼,平身!”

    “谢大王!”

    随着庆忌的大手一挥,群臣就都纷纷落座,一脸庄重肃穆的神色。

    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正襟危坐。

    高坐于陛台之上的庆忌,环视一周后,便拿起一道奏章,缓声道:“二三子,今日朝会,不为其它,只为议政!”

    “何政?时政也!”

    “寡人手上拿的,是为晏子在生前,为寡人献上的最后一道奏疏,可谓‘遗表’也。”

    “寡人为我吴国之江山社稷所计,针对时政,提出了数条政策,寡人深以为然。故,今日朝会,与二三子共议之!”

    顿了一下,庆忌放下手中的奏章,眯着眼睛道:“晏子奏请寡人,效彷上古之世,效彷中原列国,于宫外立登闻鼓,各地官吏,凡郡、县,府衙门口,也当立登闻鼓,号‘路鼓’。”

    “凡民有冤情者,可层层上报,层层告状。”

    “乡而不决,可报于县。县而不决,可报于郡。郡而不决,可报于寡人或廷尉府。”

    “二三子以为,可行否?”

    “这……”

    听到这话的吴国群臣,都不禁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登闻鼓,可谓是古代的一种重要的直诉方式之一。

    早在西周初年,便设有登闻鼓,当时称作“路鼓”。

    后边的历朝历代,也都设有登闻鼓。

    唐代登闻鼓约始设于高宗年间,武则天时还创有匦使院。

    元朝亦设登闻鼓、邀车驾。

    登闻鼓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重要性大不相同,历朝或有增补,如邀车驾或公车上书、叩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