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支援到位(月末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皇太极开始往外放烟雾弹迷惑人了。”

    贺今朝不是看不起这些百姓,他们如此清晰的知道鞑子数目,以及每辆车载多少米,这种事就不正常。

    皇太极属实是把饭喂到了明军的嘴里,吓唬明军不断的增兵,消耗他们的粮草。

    对于这种报捷的惯用手段,张福臻懒得评价。

    连洪承畴都要帮吴三桂隐瞒战败的消息,不知道他们之间达成了什么协议。

    但是崇祯得到吴三国这份捷报,却是十分的欣喜。

    吴三桂这颗在辽东上冉冉升起的将星,让他分外的高兴。

    属实是犬父虎子,一代更比一代强。

    辽东战场上传来捷报,靖辽侯吴国俊行军到湖广之后,也取得了开门红。

    已经病重等死的杨嗣昌,此时竟然奇迹般的养好了身体,亲自接见了吴国俊。

    毕竟有了可以制衡左良玉的底牌,今后也能不断的差遣左良玉进攻。

    吴国俊倒是无所谓,大大咧咧的坐在一旁,面带笑意。

    要不是自家大帅要他来一遭,他才懒得到湖广帮助杨嗣昌呢。

    这个废物,原来在朝堂的时候振振有词,怎么到了地方围剿流寇,屁都没成功一次?

    像这种深得大明皇帝信任,却没本事的人当真是“自家大帅”的好帮手。

    可现在大帅要求的是让他驱赶张献忠前往江西、福建等地去扰乱士绅的根基,结果连这点事都干不好。

    当然此时的吴国俊依旧在吹捧着杨嗣昌,颇得陛下信任之类的。

    希望咱们两个相互合作,尽快的绞杀贼寇。

    杨嗣昌对于眼前这位悍将,也是早有耳闻,深知陛下对自己的宠信。

    否则不会在洪承畴领兵出关的机会,把抵御锤匪前线的大将轻易往湖广等地增援他。

    就算是陛下与锤匪贺今朝之间达成了秘密协议,但该防范的也得防范起来。

    作为吴国俊这支增援军队的“实际策划者”吉珪,则是坐在一旁捏着胡须沉默不语。

    他观摩着在场的军将,对于杨嗣昌多有不屑,倒是对吴国俊颇为忌惮。

    毕竟吴国俊就是他们的榜样。

    谁不想拿到一个爵位,还深受皇帝的宠信?

    待到面见杨嗣昌结束后,左良玉邀请吴国俊前去吃饭。

    毕竟他们二人同在卢象升麾下效力过,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要我说,杨督师根本就没法与卢督师相提并论。”左良玉丝毫不给杨嗣昌的面子:

    “据我所知,卢督师之所以战死,责任全都在当时的兵部尚书头上。”

    吴国俊倒是颇为赞同,毕竟卢象升这个人还是挺能鼓舞士卒,以及各种屯田聚拢人心,生生让崇祯以及杨嗣昌二人给坑死。

    若是自己没有靠着贺大帅一步一步走到现在,想必他也在被斩杀的那“三十六人”里了。

    看着吴国俊点头,左良玉心中大喜,倒是连连大倒苦水。

    他原本以为杨嗣昌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谁承想真是一点本事都没有点在指挥上。

    经历过熊文灿的胡乱指挥,让他损失惨重,心想着杨嗣昌定能向卢象升一样领着他一步一步往上爬,不说像吴国俊一样封侯,可是混个伯爵也差不多吧?

    毕竟杨嗣昌深受皇帝的宠信,从开始他也是服从杨嗣昌的调令。

    结果杨嗣昌一下子就现了原形,没点判断敌情以及指挥的经验在身上,还听不得别人的劝告。

    左良玉这才狠了心不听他的调令,打的张献忠狼狈逃窜,几乎身死。

    要不是徐以显给张献忠出主意,左良玉真能把张献忠给抓住。

    但这一次是违背杨嗣昌的命令才取得大胜,就算抓住了张献忠,他能给报功吗?

    幸亏左良玉觉得庆幸,放走了张献忠。

    就这样,皇帝还把此次大功硬生生安在杨嗣昌的头上。

    吉珪倒是觉得左良玉是一个老兵油子了,不甘心被杨嗣昌这样的废物指挥。

    倒是可以拉他一把,打了张献忠,再去驱赶一下李自成。

    反正来都来了,搂草打兔子呗。

    吴国俊接到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支援到位(月末求月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