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零七章好坏掺杂才会让人觉得有希望(第一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屁事!

    等等。

    锤匪在山西势大,是不假,可从来没听过他称王称霸的消息啊!

    有这种事,还等着洪承畴他主动上报?

    「陛下,在奴婢回京之前,不曾听到他号称锤王的消息。」

    崇祯面色不善,如此说来是贺今朝那个驿卒大败官军之后,心生狂妄之心,所以才会号称锤王?

    以前他攻克太原,完全是侥幸,况且实力也不是很强悍,这才没有把他列为重点目标。

    可如今呢?

    先有两万余哗变官军渡河去投靠他,又掘开黄河冲击了五万大军。

    纵然是大凌河之战,大明损失的也才不过五万左右的人马。

    一个贼寇麾下士卒的战斗力,如何能强得过建奴?

    此贼运气不错,加之心狠手辣,倒也成了些许气候。

    「锤匪是要剿的,不剿是不行的。」

    崇祯叫刘允协拿着这份奏疏送给内阁,叫他们加紧处理此事。

    洪承畴自然不可能按照实际人数去报,故意往多了说。

    他认为朝廷三扣五扣,能给他实际损失的人数批银子,就算他没白承认这么大的失败。

    洪承畴也正好借着天灾,平一平手底下诸多将士空饷的账面,多要些抚恤,继续练精兵。

    一举多得的法子。

    崇祯这段时间的心情,着实是起伏不定。

    本想着大凌河能够解救,可是没解救了,但是祖大寿诈降回归,

    好消息吴国俊却是在战场另开花,阵斩莽古尔泰。

    本以为洪承畴平定陕西诸贼,可是登州孔有德又叛乱了。

    然后老回回等贼寇入侵北直隶,打出闯京城的口号,被卢象升等人击溃跑到河南。

    好消息是曹文诏进入山西后连战连捷,紧接着又接连来坏消息。

    先是士卒哗变,再是黄河决口,天灾之下,死了如此多的士卒。

    这段时间,崇祯的内心如同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或怒或喜,着实是让他的精神变得内耗起来。

    还有什么坏消息,尽管来了吧,朕不怕。

    崇祯又重燃斗志,开始批阅奏折。

    紧接着山西巡抚许鼎臣送来了奏疏,言左布政使杨文岳听闻同榜进士孙传庭投降了锤匪,他只身前

第七百零七章好坏掺杂才会让人觉得有希望(第一更)-->>(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