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四章 这歌,氛围感拉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上,就比较奇怪。

    比如说当时没有的信息,从人嘴里说出来:

    同志们,今年是八年抗战的第七年了——大哥,你咋知道是八年抗战呢...

    还有比如说出现当时已经不在的人,就像是:

    二零二三年的时候,出现了非照片形式的戈尔巴乔夫...

    总之,过去的戏,肯定最要注重的首先就是这个。然后就是一堆演员啊,设备啊,拍摄之类的问题,听的人是新鲜又眼花缭乱。

    但在这之余,观众可能也分外担心这部片子的质量。

    可是,其实这对于业内人士来说恰好相反。

    就像是《黑神话悟空》一样:

    后期释出相对没有那么炫酷的画面,反倒是让人觉得更放心了些,感觉他们也是真正在做一款会发售的游戏,而不是画饼。

    《李焕英》这边许贺讲的一堆问题,

    应该是后来都解决了。

    毕竟只有真正解决了,许贺才有这个信心说出来,而不是一直吹电影好的方面。

    这其实,就是给市场最大的自信。

    张昕于是感慨着同样是新人导演,怎么贾玲这个不是专业出身的,感觉比自己这个好歹也算是科班的要好得多呢...

    ...

    对于许贺来说,他其实觉得业余导演吊打科班导演的情况,再正常不过了,尤其是国内。

    导演里有多少都是故步自封,自以为是的。

    还是外行或者新人才能创造高票房。

    不过嘛,这事他也不可能这么说,也不能打击张昕的自信心:毕竟,《李焕英》这样的新人导演处女作是极少数的,多数还是张昕这种情况。

    需要人帮帮忙。

    不过这帮忙也没有到特别顺利,说着结束之后就去探班,最后还是各种耽搁了不少。

    快到9月底,许贺才匆匆忙忙地赶到拍摄地。

    这电影在贵州的一处寨子取景。

    好处是,比较凉爽,即使是前阵子拍戏也不算很热;坏处是,没那么现代,开发的不算多,也就自然在拍摄的时候困难些。

    临近中午12点,许贺在一路颠簸中,终于接近了目的地。

    他算是明白,为什么张昕说,这地方不担心有狗仔偷拍:毕竟来回一趟折腾,就很麻烦;而且这路上车也贼少,道路也不算方便,如果不走山路直接开车过来偷拍有点太明显。

    不开车呢,山路崎岖,多数狗仔还是要命的。

    何况要真是个大制作,也就算了。

    关键是这就是个网络大电影:

    是的,那些投资人再有钱,在这个点也不是白烧的。不大可能说给一个没啥背景的人直接上院线,而且院线,现在可能还不如网上呢。

    但...对于张昕来说,也够了,何况还有许贺过来帮忙。

    并且是真的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帮忙。

    昨天许贺还在颁奖现场呢。

    「我看到你昨天百花奖直播了,可以啊,这就拿下来了最佳新人奖。」

    张昕是真的羡慕,入行不久就拿奖,关键是许贺现在还是真的年轻,也就道:「而且含金量不低的,这次新人竞争也激烈。」

    「激烈归激烈,但对我来说...差了点意思。」

    许贺多少有些郁闷:「要是不碰上今年这个情况,感觉还是能捞个男主提名...嗨,还是说我自己想多了,其实也说不好的。」

    毕竟爱豆出身,要证明自己给电影圈的人?

    难了,不容易的。

    一部《扬名立万》确实可以,但是不够,这些奖项背后的圈子还不认:没有关系,资历也不够。

    所以许贺也就摇摇头,道:「当然,我也不是说特别特别好,好到一定能提名。」

    觉得别人有问题,但如果这些问题他无法改变,那有时候也要给自己提更高的要求。

    他也就道:

    「算了不说了,下次希望接个更好的电影。」

    许贺现在,票房电影确实是应该能有底气起来了,奖项方面也可以冲一下:到时候注意下相关的电影,毕竟这时空里部分作品出现的时间线…

    有一些是是乱的。

    到时候如果能抓一点不错的冲奖片,也很好。

    想到这,许贺自然地把话题拉回来,道:「说说你这吧,怎么样拍的?」

    「就那样吧,正常进度,依旧缺钱缺人的。」

    踩在雨后略显泥泞的地上,张昕道:「好在基本上也拍的七七八八了,然后后期也不需要做太久。到时候如果顺利,年底都能出来。」

    网络大电影嘛,就类似于上世纪的乡港电影。

    

第二百四十四章 这歌,氛围感拉满-->>(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