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做出点小动作,叫鞑子精神精神即可。千万不要轻举妄动。这番乾隆南下必抵曲阜,我已经为他准备下一顿大餐了。”
说着扯了扯乌三娘,两人就随着大流一块跪下了。
嗯,这周边的老百姓跪的还是有两分真心的,因为乾隆一路南巡虽然害得地方不浅,但好歹也给地方州县带来了一些福利,比如减免税赋,豁免之前积欠的钱粮等等。
而且这乾隆刚入齐鲁地界就平了一场小冤案,发配了一个知县,这事儿对乾隆来说虽只是一桩小事而,可在民间还是能引发不小的轰动的。这证明了皇帝老子是爱民的么。
曲阜乾隆是必须去的,不为别的,就只为了撑一撑风雨招摇中的孔家。
自从当初事后,这两年孔家的日子可难受的很。
银钱上的损失根本无关大碍,重要的是名誉上的折损。别看明年似乎已经风平浪静,但老百姓不是金鱼儿,大家都是有记忆的,纵然没人说起了孔家的龌龊事,可谁要一提起孔家来,那记忆转瞬就都涌上心头了。
这就跟王宝宝与那位马夫人一样,就是到了20年,一提起原谅帽,可不就又想起他们了吗?
亦或是做头发的某位?
孔家现在就是这样。
事情似乎很快就不见了,很快就风平浪静了,实则是深入人心了。
而百姓之间是如此,士林之中就更是如此了。
别看大家都避讳如深,谁都不会公开谈论此事,但大家谁的心底里又不清楚呢?
何况不公开谈论,那私下里呢?
就像当初何志辉跟赵亮的吐槽。
孔宪培自从继位衍圣公之后,两年多时间了,辛辛苦苦,兢兢业业,是奉公守法之极。
整个孔家都一改往日的作风,不仅开始善待曲阜百姓平民,还大兴学堂,广开学路,甚至拿出了不少家中秘藏印刻出版。
可惜这点手段所起的效果,对比整个孔氏言,都很杯水车薪。
所以乾隆此次南下,注定要专门走一趟曲阜的。
这不仅是在表示自己对儒家的尊重,更是在给孔家装点门面。
虽然曲阜孔氏
第二百六十四章 父亲,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