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汤丹、碌碌、大水、狮子山、大功诸厂,大则矿丁六七万,次亦万余人。仅仅十几个着名的矿厂,就业者就不下四五十万。那也没见他们乱起来啊。
反倒是距离汝州不远的郧阳,那里是没什么矿场的——明面上,但那儿的崇山峻岭中就隐藏着百多年来不断汇聚去的流民难民,如今人口没一百万也有七八十万了。
十几年后引发了嘉庆中落的川楚白莲教大起义,其主力军之一就是出自那里。
另一队主力军是来自川蜀大巴山里的流民难民,其性质与郧阳如出一辙。
“矿山,河运……”
康家。
康桥年听到赵亮的话后连连抽气,赵亮这可是要剜汝州人的肉啊。
汝河河运是汝州人的‘命脉’的一半,另一半就是白沙镇,握在康家人的手中。
而当地的矿山矿场那更就是汝州人最大的财富了。
别看明面上汝州境内大大小小的矿场加一块一百个都不到,最大的矿场也才二三百矿丁,比起滇省的铜矿来完全是孙子辈的,但这都是因为上头有官府辖制,要不然啊,你试试看?
多少矿藏都是人家瞄了几十年甚至是更久的肥肉了,赵亮现在想横插一刀,这无疑是要虎口夺食啊?
康桥年眼里,赵亮这个什么都叫他满意的好女婿,那一直来都是稳扎稳打稳稳当当的,怎么突然的就……飘了?
“哈哈,岳父说笑了。小婿手中只有十万两银子,纵然还能再挤出来一些,于矿产矿业上也不过杯水车薪,可没有那么大的胃口大小通吃。”
“小婿只是有把握能说服官府放开禁止,这才是最重要的。”于此相比,区区十万两银子又算个甚?
“以说服官府为筹码,以十万两银子做本金,我欲请汝州本地商绅共襄盛举。岳父意下如何?”
赵亮话音刚落,康桥年就兴奋的一拍桌子蹦起,“好,好,好!你小小年纪就能参透了‘舍得’二字真谛,实在是难能可贵,难能可贵。”
都说善财难舍,大青果可是标准的官本位社会,赵亮在京城有和珅做大靠山,真要是下定心了吞吃这全部的油水,那也不是不能做到。
哪怕汝州本地的商绅会对其大有意见,甚至会在赵亮开矿采矿的期间小动作不断,但终究胳膊是拗不过大腿的不是?
第二百零七章 这可是小婿的护身符啊-->>(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