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饭店了。
至少脸上有笑容,说话语气和气,不像账主子。
“中午整点白的?合适不?”
王新示意了桌上摆着的白酒,问了李学武的意思。
李学武摆了摆手,没在意地说道:“我下午没什么事,就看你了。”
“那咱们就小酌几杯。”
王新见他接招,这才笑着拿起酒瓶说道:“我知道你的酒量,咱们就是叙叙旧,聊聊天。”
这是他今天说的第一句服软的话,他真怕李学武会错了意,往死里喝他。
喝多少李学武都不会死,他可完蛋了。
“小玲同志喝点什么?”
王新不仅照顾到了李学武,也主动关心了陪坐一旁的周小玲。
李学武说下午没什么事,那是没驳他的面子,是打算跟他谈一谈的。
但也带来了周小玲,说明不希望他谈的太官方,太虚伪了。
既然是私下里见面,那就说点能说的,别太高,也别太低了。
说太高顾忌不到周小玲失了礼貌,说太低叫周小玲听明白了又不好。
所以知道为什么有的领导出去应酬喜欢带女同志了吧,不都是有歹心。
当然了,有歹心的多一些。
“我喝茶水就可以了。”
周小玲微笑着客气道:“您不用客气,我不会喝酒。”
“那就来点果酒,他们这的果酒都是辽东产的,甜甜的。”
王新没等她再客气,同进来上菜的服务员要了一瓶果酒。
“谢谢王厂长——”
“不用客气,叫王哥就行。”
听着周小玲甜甜的客气,王新笑着看向李学武讲道:“这么叫可以吧?”
“不用我叫就行啊。”
李学武看着他意味深长的笑意,知道他是故意的,没在意地开了个玩笑。
甭管李学武跟这个姑娘有没有那种关系,王新都会用暧昧的眼神来拉近彼此的关系,这样才能开始今天的主题。
没有铺张浪费,三个人只要了四个菜一个汤,份量是十足的,有荤有素。
周小玲谨记二哥的吩咐,当他们聊起来以后只秀气地吃着饭,不问她就不说话。
李学武知道他想谈什么,也没有抻着吊着,同沈飞之间完全没必要。
见他如此,王新也是松了一口气,渐渐地将话题引到了正经事上。
“上次从京城回来以后,我们周主任足足想了两天,详细总结了那次的行程和所见所闻。”
他端起酒杯同李学武喝了一口,这才继续讲道:“他跟我们讲啊,坐井观天要不得,以前说东北老大哥,工业技术是杠杠的,现在管理能力落后一大截,工业技术也无法实现超越……”
“以偏概全了吧。”李学武笑着放下酒杯,看着他讲道:“我说红星钢铁集团的好,你可别说我王婆卖瓜。”
见他摇头,李学武这才继续讲道:“我们只是甩开包袱,在上面政策的允许和支持下往前跑了一段。”
“这一段并不代表京城工业的总体实力,工业系统东北还是老大哥。”
他手指搭在酒杯旁,由着对方给满了酒,讲道:“否则我们也不会将工业企业都搬到辽东来了,您说对吧。”
“那也是有培养先进的土壤。”
王新真会说话,给他满了酒后笑着讲道:“我们也在想,能孕育出红星钢铁集团这样的企业,那在经营能力更优秀的南方,是否会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出现像红星钢铁集团这样的企业?”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李学武笑着讲道:“你不能希望全国的工业布局永远都是这样啊。”
“我哪里敢想啊——”
王新苦笑道:“你们应该收到通知了吧,辽东工业正在愁呢,支援三线建设不知道从哪里做起。”
“割肉的痛苦谁都接受不了。”
他感慨着摇了摇头,吃了一口菜,这才继续说道:“我们也是想趁这个机遇,在不走的情况下尽快发展起来。”
“还是想卖我们机场?”
李学武好笑地看着他问道:“就想卖掉机场来换取发展的资金?”
“确实想,也只有这个办法。”
王新看着他点点头,说道:“我们有技术、有产能,但无法变现。”
“这还是有和你们的合作了,以前这种合作都是不敢想的。”
他笑了笑,说道:“可是机遇不等人,技术转换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等不起了,只能先卖地换钱。”
“我直白一点说啊。”李学武看着他点了点头,道:“虽然我没去过那座机场,但看资料也能了解到,以现在国内的航空市场看,绝对是要赔本的。”
“无论这座机场是三机部的还是辽东的,我们都无法与他们相比,这是体量决定的,拨款不到位不得撂荒嘛。”
“你们也可以合作嘛。”
王新确实想要撮合这次的合作,耐心地讲道:“就像联合能源总公司那样。”
看得出来,王新对红星钢铁集团有足够的了解,李学武也必须得承认。
“能源行业可以合作,建筑行业也可以合作,甚至制造业都可以。”
李学武摊开了手,看着他讲道:“机场是能跟外人合作的吗?至少我还没听说机场运营可以引入外部力量的。”
王新被的他的问题难住了,因为这是现实问题,在这个年代谁敢引入外资来运营机场啊。
再说了,外资也不是大傻帽,会往国内的航运市场砸钱?
这可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能盈利。
这个年代的机场运营不是后世那种较为密切的联系,现在都是机场负责飞机的运营工作,还是公司管理那一套。
机场必须有自己的飞机才能开展运营工作,光指望航线上的客机不得赔死嘛。
“合作呢?你们有没有想到过?”
李学武眉毛动了动,看着他轻声讲道:“你们以机场为合作条件,我们可以出管理和服务团队,大家商量着来嘛,总比一锤子买卖好谈,对不对?”
“我们以机场作为合作条件?”王新思考着讲道:“这样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还得买飞机啊。”
“那,这是一定的。”
李学武歪了歪脑袋,讲道:“也可以根据谈判结果来定,拿钱就拿股份呗,谁的股份多谁说了算。”
“这样啊——”王新自顾自地喝了一杯酒,讲道:“以前还真没这么整过。”
“以后是合作共赢的时代了。”
李学武笑着拍了拍他的胳膊,道:“只从工业企业来看,离开了供应链谁能活的更自在?”
“供应链控制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大大增加了产品竞争力……”
“这个我能理解,我是在想钱的事。”王新看了看他,道:“依你的意思,合作过后我们得出钱买飞机,还得将机场的管理权交给你们是吧?”
“如果这样算的话,我们地拿出来了,还得拿一笔钱出来……”
他看着李学武问道:“你是不是把我绕到里面去了,我刚刚说的可是机遇,我们等着钱赶上这一波机遇。”
“你现在让我们往机场砸钱,那机遇怎么办呢?”
“机场就不是机遇了吗?”
李学武抬了抬眉毛,道:“与其向其他不熟悉的领域发展,倒不如脚踏实地深耕技术,造大飞机。”
“你刚刚都说了你们有技术,有生产能力,战斗机都能造的出来,为啥不研究研究客机制造呢?”
他将酒杯挪开,看着王新强调道:“有机场的优势,又有飞机制造的优势,再结合我们的运营和管理能力,这不是合作共赢,抢占机遇嘛。”
“你是说,我们的机遇在机场,在客机?”王新皱眉看着他问道:“可现在的航运市场起不来啊,就算我们能造客机又能怎么着,卖不出去,卖出去了也少有人坐得起,死循环了啊。”
“两个意见。”李学武认真地看着他讲道:“第一个,机场运营靠的是拨款,这一点给了你们发展时间和机遇。”
“第二点,谁说客机造出来只能卖给国内的机场,就不能往外卖吗?”
他摆了摆手,示意王新先不要说话,自己则继续讲道:“就算你们造出来的客机比不上西方发达国家,可东南亚那样的国家不喜欢物美价廉的商品嘛?”
“不怕货不好,就怕卖不好。”
李学武看着他认真地讲道:“我的意见你可以回去想想,这只是今天咱们在饭桌上的讨论,不做其他意义。”
“已经很知足了——”
王新缓过劲来,知道这不是想问题的时间,话题有了结论,他也劝起了酒。
李学武没跟他来真的,自己倒是没啥事,真把王新喝多了,今天的谈话他记不住,那回头还得喝一顿。
周小玲早就吃饱了,规矩地坐在一边看着他们谈话,内容已经听不懂了。
不要说什么简单,都是中文有啥听不明白的。你看后世解密的钱老的手稿和公式咋样?无非是数字和符号而已,你能说简单听得懂、看得懂吗?
她的目光时不时地看向侃侃而谈的二哥,眼里都是崇拜与自豪。
他总是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复杂的环境中找到最合适的路。
从沈飞这位副厂长的嘴里和眼里,她都能看得出对方对二哥的尊重。
出来见世面是为了见啥?
当然不是听他们谈多么复杂的工作,而是看两人的对话态度。
“那今天就这样?”
李学武把话说到了,看了一眼周小玲,这便站起身对王新说道:“小玲同志下午还要上班,飞京城,我还有个从京城来的客人,咱们下次有时间再聊。”
“好,下次咱们去奉城。”
王新也随着他们起身,热情地讲道:“咱们厂没有你们集团那么大,但也有很多可以招待贵宾的。”
“你有时间到奉城,一定要给我打电话,我带你们去转转。”
“那就一言为定了啊。”
李学武知道他说的不是什么好玩的地方,而是那处机场。
他们能拿得出手的,也是能自主决定的,还能卖钱的,只有那座机场了。
李学武也想去看看,他们压箱底的机场到底是啥样的。
有机场就意味着可以搭建国际航线,这对红星钢铁集团实在是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