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选挑。
如果真是这样想,当初也不会给李姝安排在家门口的幼儿园上学了。
李学武和顾宁的想法是一致的,李姝的成长环境和身世相貌已经够特殊的了,他们都不希望李姝是更特殊的那一个。
所以别人家的孩子在哪念书,李姝就在哪念书,要让她知道自己只是个需要快乐长大的孩子。
“我能理解您和顾医生的心情。”
刘园长态度非常诚恳地讲道:“今天我们也是带着诚意来的。”
她示意了餐厅的方向,道:“如果可以,我们可以向李姝道歉。”
“既然是幼儿园里发生的事,还是放到幼儿园里来解决吧。”
李学武知道闺女在餐厅里听着这边的谈话,便坚定地讲道:“我相信李姝能够处理这一切。”
“她不止一次地跟我们讲过幼儿园里的新奇故事,包括这位王老师对她的好。”
他抬手示意了王老师,讲道:“我们不是吹毛求疵的家长,更不是得理不饶人的坏蛋,但请理解做爸爸妈妈的心。”
“对不起——”
王老师又哭了,不是被李学武吓的,而是因为他的那句话。
实在是忍不住内心的愧疚,听着学生家长讲自己的学生念自己的好。
可自己都做了什么。
她才十八岁,中学毕业以后就在幼儿园里工作,哪里见过复杂的社会。
刘园长来的时候点过她了,有的时候好朋友并不一定是好人,而好人也不一定会选择大度地原谅你的无心之错。
很多事情都怕较真,一旦较真起来就不是事情本身能左右得了的。
她现在很清楚李姝爸妈的能量有多大,可园长的话还在她耳边回绕,能主动来幼儿园讲道理,说明人家是正人君子,不屑于在背后阴谋诡计报仇。
越是这样的人越应该尊重,时刻提醒自己不应该辜负了这份幸运。
如果对方不似李学武这般讲道理呢?那她且等着倒霉吧。
“我能接受您的歉意。”
李学武很坦诚地点点头,讲道:“也请您继续照顾和帮助李姝成长,辛苦你了。”
“呜呜——”王老师还真是性情中人,听他这么说,哭的更大声了。
这样的姑娘能有什么心眼子呢,几句话就能哭成这副模样。
刘园长手背碰着她的膝盖都要打成鼓点了,就是提醒她过了过了,太过了。
来的时候她确实同王老师讲了,男人都有怜香惜玉的心,如果李姝妈妈不高兴了,她就掉眼泪博取同情。
是,她是让王老师博取同情了,可没让她在这嚎啕大哭,这不成傻丫头了嘛。
李学武说话做事老道到让刘园长都自愧弗如,这才是大集团领导应有的气度和魅力。
在无奈王老师的幼稚同时,她也在内心感慨,到底是集团领导,只几句话的工夫便能将人折服。
听过以德服人这句话吗?
听过是听过,知道怎么用吗?
嗯,知道怎么用,但真经历这些事的时候谁能将这句话灵活运用?
见微知着,于无声处听惊雷。
她倒是从未想过李学武和顾宁两口子能因为这件事将她们赶出门去,更没想过人家会像普通老百姓那样骂大街。
同样的,她也没想过李学武会如此“不饶人”将王老师说哭了。
你想吧,她们是来道歉的,深刻不深刻还不是她们内心的表现嘛。
现在可倒好,来的时候是60分的歉意,80分的表达,李学武几句话下来王老师快120分愧疚,就差以死谢罪了。
所以说有些人厉害到能左右你的情绪,甚至能操控你的思维。
王老师哭这么一下子,以后在幼儿园对李姝都得怀着120分的歉意。
就算逐年递减,等李姝上小学了怎么也得保留90分左右吧。
她呢,受过火的王老师牵累,这个错算是认了,以后甭想大声说话了。
这会儿她倒是希望李学武两口子能冲她们骂街了,这样还能显得她们弱势一些。
可人家谦和君子,一副宽宏大度的模样,这一局怎么破?
以德服人,无解,没法破。
“本应该留二位吃晚饭的。”
李学武当然不会任由傻丫头王老师在家里哭个够,更不会真的想留她们在家里吃饭。
犯错了还想吃饭,那以后还不得上天啊。
原谅她们是照顾李姝的情绪,是表现自己一家人的气度,可该表达的态度和在意是要坚持的。
所以他抬起手看了看手表,解释道:“我嫂子下午生孩子,我们全家准备简单吃一点就去医院看望她。”
“怕怠慢了,实在抱歉啊。”
“不不不,您千万别客气。”
刘园长自然知道人家是谢客了,主动拉了大傻丫头站起身,客气着说道:“知道李姝喜欢吃水果,她王老师的一点心意,你们别嫌弃啊。”
“不该收的,谢谢您了。”
李学武浅浅地笑着,招呼了早就在餐厅里张望的李姝出来送客。
“刘园长和王老师要走了,你是不是该送送她们呀?”
“爸爸——”李姝先是走到了他身边,拉着他的手这才礼貌地跟老师和园长说再见。
王老师这会儿还沉浸在满心愧疚之中,见李姝过来,眼泪又止不住地流。
“老师对不起啊——”
她蹲下身子抱了抱李姝,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的,把李姝都整懵了。
“就不打扰你们了。”刘园长这个急啊,拉了她一把,换了拖鞋赶紧走。
李学武带着闺女一直送了她们到大门口,该有的礼数一点都不差。
尊师重道,品德高尚。
有时候人在做,天在看,总不能让人家说出什么来。
难道说他以势压人啊?
没得欺负一个小姑娘来体现他的能力,他只是在闺女的心中埋下一粒种子,直到多年以后在她心中发芽生根。
这粒种子能长出自爱的叶子,开出自信的花朵,结出自尊的果实。
***
“你倒是心软——”
病房里,听了顾宁的解释,赵雅芳不满地盯了李学武一眼。
她可受不了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挨欺负,尤其是老师的欺负。
李姝虽然不是她的孩子,可却是在她身边长大的,早就当亲闺女看的。
是李姝来到病房以后叽叽喳喳地说了老师和园长来家里看她,这才引得赵雅芳的注意,问了李学武两口子缘由。
她也是当老师的,还负责行政管理,哪里不知道这里面的道道。
园长和老师齐齐家访,化缘吗?
顾宁的解释让她更生气,气李学武的故作大度。
不过对于顾宁的态度她是欣赏的,看着怀里躺着的小人,嘴里不住地讲着为母则刚,定要护她周全的话。
李学武只觉得好笑,这个时候的大嫂真是敏感,他都不敢解释太多。
李学才和姬毓秀同老太太带着孩子已经回去了,李顺今天不值班,但留下来等着刘茵一起走。
李雪也是一样,今晚大哥值夜班,明天才轮到刘茵,家里都排好班次了。
“给孩子起大名了吗?”
李学武转移了话题,也转移了嫂子的注意力,他可不想影响李姝太多。
现在的李姝还小,等她再大一点就真的瞒不住了,那时候才是顺其自然。
只是这么早地告诉她,只会在她不成熟的阶段留下心理创伤。
一切都是缘分,到今天李学武也是这么认为的,顾宁同样这么认为。
“叫李悦怎么样?”
赵雅芳得了心心念念的闺女,活脱脱像厉害的老母鸡,都不顾公公婆婆还在这呢,直接说了自己的想法。
其实李家也没有古板的家风,讲究什么三从四德,都是新社会了。
新社会是什么意思?
就是旧社会那一套早该死绝了。
之所以赵雅芳讲出这句话李学武等人安静了十几秒,是因为李顺。
谁不知道李顺这个当爷爷的最期待的事便是给孙子们起名字。
只是他起名字的心窍不通,三天想不出两个字,让人实在等不及。
家里孙辈唯一是他给起名字的只有李姝,李宁和李唐都不是。
赵雅芳说出这句话来,明显是没想着请公公给孩子起名字。
刘茵是理解老伴的心情的,这会儿悄悄地拍了拍他的手,关心地看向他。
李顺倒是没急着说话,只等李学武等人讨论了悦字的寓意和好,这才开口讲道:“好名字,就叫李悦吧。”
“还是听爸的,准没错。”
李学武还想着怎么周旋呢,这会儿见他开了口,赶紧接了这么一句。
赵雅芳蕙质兰心,当然听得出他的提醒和用意,这会儿心里也怪不好意思的。
李学文早就跟她提过一嘴,那时候李唐起名字两口子就疏忽了父亲的意见,这一次一定要先争取父亲开口。
哪怕是不用呢,也得问一问老人的意见,也表示了他们的尊重。
可她实在是太爱这个闺女了,也欣喜自己得偿所愿,一时忘了这件事。
这会儿李学武给了她台阶,她哪里能接不住。
“悦悦啊,爷爷给起名字了——”
她不直接说,而是逗着躺在身边闭眼睛睡觉的孩子道:“以后你就叫李悦了,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孝顺爷爷奶奶啊。”
李雪站在一旁目睹了气氛从紧张到和谐的一切,刚刚她急的手心都冒汗了,这会儿看着父亲满意且欣慰地点头,如释重负一般地长出了一口气。
李家三代只有两个聪明人,一个是大嫂,一个是二哥,其他人都是笨蛋。
“李姝、李唐、李宁、李悦!”
李姝最机灵,站在床边嘴里念叨着说道:“妹妹叫李悦,是最小的妹妹呢!”
“是了,李悦是最小的妹妹呢。”赵雅芳笑着看了李姝,逗她道:“等妹妹长大了你就带着妹妹玩,好吧?”
“好——”李姝积极地表现道:“我教她唱歌,跳舞,还教她学画画!”
“呀,李姝这姐姐当的真好啊!”
赵雅芳笑着夸奖她道:“以后你可千万不能欺负妹妹啊。”
“当然不能呢——”
李姝瞥了一眼站在窗子边的小姑,嘟嘴道:“只有小姑才会欺负妹妹呢。”
“李姝——你皮子痒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