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513反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问道。

    “阁老有书信,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朝廷可以允许三娘子吞并板升,但绝对不允许黄台吉成功。”

    说到这里,郑洛略微停顿,随即昂然说道:“为此,不惜一战。”

    这话出口,马芳表情倒是没有变化,麻贵和牧天羽都有些骇然的看过来,盯着郑洛。

    “那就出兵吧,既然朝廷已经定下韬略,我等尽力执行就好。”

    马芳依旧淡然说道。

    “马总兵,本督欲命麻总兵率宣府两营骑兵、车营和步营尽快北上,赶到板升城去。

    同时,会命令大同驻军,派出马营北出,和麻总兵在板升会和。

    大同军车营和步营开始集结,随时准备支援各地关隘。

    宣大各堡全面戒备,封锁边墙。”

    宣府以马芳的骑兵为主,分别建立了两支骑营,后又组建了一支车营和步营,完全效仿戚继光营兵设置。

    只能说戚继光的营兵不管是对辽东女真还是蒙古,都发挥出不俗战力,已经逐渐被边将接受。

    这两年,不止蓟镇、宣大,连宁夏等镇也都效仿,各自组建了车营和马营。

    只是在步营上,还略有分歧。

    郑洛指挥的宣大两镇,自然都组建了营兵,只是略有差异的是车营其实是戚继光车营和辎营的混合体。

    车营不仅装备偏厢车,还带着大量辎车运输粮草和弹药。

    只不过大同骑兵不如宣府,毕竟宣府距离京城更近,以往还承担着驰援京城的任务,所以有能力组建出两支骑营。

    这次,宣府倾巢出动,大同也把仅有的骑营派出去,可谓精锐尽出。

    “两万大军,再有三娘子的万户,当可与黄台吉王庭抗衡。”

    马芳微微点头,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麻贵听令。”

    得到马芳认可,郑洛当即也不再犹豫,对着麻贵喊声。

    “末将在。”

    麻贵起身,走到书案前躬身接令。

    郑洛拿出关防,在一份手令上盖上印记,随即递给麻贵道:“立即整顿新营.”

    只是略微迟疑后,便继续说道:“先派一营前出,尽快赶到板升城附近监视周边,大队最迟后日一早出发。

    我会吩咐兵备道和巡抚衙门,为你调配充足的粮草物资。”

    “末将遵令。”

    麻贵从郑洛手里接过手令,高声答道。

    “来人。”

    随着郑洛一声大喊,门外随从进来,很快从他手里接过另一份盖好关防的手令。

    “八百里加急送往大同,命王总兵立即执行军令。”

    把手令交给随从,自然会安排行辕里的信使赶往大同传令。

    “牧千户。”

    等人离开后,郑洛看向牧天羽说道。

    “卑职在。”

    牧天羽急忙起身,肃立在案前。

    虽然锦衣卫属于卫所,但其实不归军将节制。

    不过牧天羽这次是收到命令,要全力配合宣大总督,所以这才站起来如属下般准备接令。

    “所有归化、板升,以及草原各方势力的情报,除送到本督这里,第一时间还要送到麻总兵账下,可曾听明白了?”

    “卑职明白,所有草原情报,及时送到总督行辕和麻总兵账下。”

    牧天羽在郑洛下令后,马上接令。

    “板升之事,你可曾报于京中?”

    郑洛又问道。

    “信使早已出发,最快明日午时会抵京。”

    牧天羽马上回道。

    “这就好,此事耽误不得。”

    郑洛也长舒一口气,最起码真要面对最严重局面时,有锦衣卫背书,官军在接到消息前,草原上已经斗起来了,不是宣大出兵迟缓的缘故。

    之后,郑洛又命人送来舆图,几个人围着舆图细细查看,最后确定了进兵路线。

    之所以如此,自然是要保证最快速度抵达板升城,又要安全,避开周围放牧的部落。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让牧天羽知道,随后几天的情报该往哪里送。

    一旦明军出关,之后的行程肯定不会及时向宣府汇报,而进兵路线就是牧天羽信使唯一找到大军的地方。

    很快,宣府巡抚和兵备道副使也来了。

    收好舆图,其他人都告辞

1513反应-->>(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