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也被内阁里办公的中书听到,进而传开。
首辅病重,其实不比皇帝病重,没什么好保密的。
只要内阁还在运转,朝廷就不会出问题。
少了谁,天也塌不下来。
不过消息传开后,这些天向魏府投拜帖的官员倒是多了不少。
其实不止魏府,张四维府上也收到不少。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张居正病退,魏广德上首辅已经是板上钉钉,张四维也会水涨船高成为大明朝的次辅。
这个跟年龄无关,就是资历,进入内阁的先后顺序决定的。
“老爷,张尚书下了帖子,说晚上想过府一叙。”
魏府大门前,魏广德下了轿子,进入府门,张吉已经凑到他身边小声对他说道。
“张尚书”
魏广德只是一愣,随即就明白张吉话里说的人是谁了。
张学颜,现在的户部尚书,掌握着大明朝的钱袋子。
除他以外,京城也没有了姓张的尚书。
“请他晚上过来吧。”
魏广德低声吩咐一句。
张学颜来自己这里,目的不言自明,张居正不行了,而他能坐到现在的位置,可都是张居正的功劳。
而张学颜和张四维之间,关系并不亲密,甚至存在隔阂。
如果他不向魏广德投诚,那等魏广德正是成为内阁首辅,户部尚书这个位置是肯定要换人的。
好吧,其实就算他交了投名状,怕是也难以被魏广德一下子接受,可能也会换一个衙门继续做尚书。
说实话,这个时候魏广德是有些不好安排张学颜的,因为魏广德早就有考虑。
张学颜算能吏,做过辽东巡抚,最适合他的差事儿就是户部和兵部。
可兵部魏广德属意让张科接手,替代谭纶掌印,张学颜是没机会的。
特别是很快大明朝就要再次对外用兵的关键时期,兵部肯定,也必须是张科接替,才能保证内阁对外命令的发布。
至于户部谁来管理,魏广德有意是让劳堪去接手户部,暂时先放弃都察院左都御史这个位置。
有陈炌在都察院,其实也是江西人在掌控,这里放上两个人,多少有点浪费人力。
虽然陈炌因为位置特殊,平时少有和他们走动。
魏广德当然想掌握户部和吏部,只是想法很好,可如此操作,怕是宫里第一个就不会答应。
真要让魏广德把六部都控制起来,那权势多大?
当初老严怕是都没这么风光过。
所以,魏广德是必须让出六部至少三个位置出来的。
只是一开始,魏广德没料到这么快,即便预感到张居正不行了,可才两个月不到形势就大变。
现在张学颜主动来访,似有投靠之意,倒是一下子让魏广德心思活泛起来。
收拢他,让他继续在户部做下去,你意思自然是他魏广德没有染指户部。
至于劳堪,让他去吏部做个侍郎,准备接手王国光的差事儿。
吏部的重要性,可丝毫不比其他衙门,掌握着官员的官帽子。
尚书位置虽然重要,可侍郎的权利也一点不小。
现在的吏部,尚书王国光,张居正的铁杆支持者,侍郎余有丁、许国,貌似和张居正关系也很深。
魏广德甚至怀疑,这两人中有一个可能就是张居正临终前会举荐的阁臣人选。
因为他们都出自翰林,有资格冲击内阁。
特别是余有丁,魏广德对这个人都感觉棘手。
余有丁字丙仲,号同麓,浙江鄞县高桥镇岐山村人,据说是南宋名臣余天锡之后,嘉靖四十一年探花。
当年那一届,状元申时行、榜眼王锡爵。
有这层关系在,魏广德就算想针对他,都要考虑对申时行的影响。
至于那个王锡爵,魏广德倒是打算等张居正死了,就召他回朝。
王锡爵是苏州太仓人,据说和徐阁老关系不错,只是不知什么原因和张居正处不来,直接回乡养病去了。
到时候,魏广德给王锡爵好处,也可以示好他们。
“收服张学颜,然后把魏时亮安排去户部做个侍郎,劳堪去吏部左侍郎,召回王锡爵去礼部做侍郎.”
魏广德心里盘算着口袋里的人和必须拿住的官职,走进了魏府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