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80流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接下来工部可能会增加这方面的投入。

    武器开发从古到今就没有一件简单的,往往都是要反复制造多次,最后优中优选才最后定型。

    现在武器从过去冷兵器向热兵器过度,开发的费用也更好了。

    冷兵器,还可以先画图,然后制造样品,直接修改,不需要制造太多就可以定下里。

    可火器不是,做出来还要实验,消耗大量火药,不行就得重新铸造。

    甚至,有时候要铸造多门火炮进行反复实验,金钱直接就撒出去了。

    记得当初工部最先自己铸造长管炮的时候,连续铸造十余门都不行,消耗不少火药进行测试,其中还炸了几门。

    最后,还是从壕镜学到铸炮技术再完善,才算掌握了这门铸炮技术。

    几千两银子在工部的摸索过程中就这么华丽的花出去了,而壕镜那边也付出上千两银子的代价。

    “此事,工部可以会同礼部、锦衣卫做下去,但是户部那边不会资助多少银子,所以得他们自己想办法筹集。”

    张居正开口说道。

    他必须这么说,担心工部以后每年都向户部要三、五千两银子,户部有几个三五千两银子这么浪费。

    “所以,我才说可以允许把一部分已经不用的火铳卖给朝鲜、琉球这些比较恭敬的藩国。”

    魏广德开口说道。

    好吧,算是把下面一些人的灰色收入直接抢过来,让工部公开去做,赚的银子补贴火器开发。

    “其实,一些不太实用的,比如早前铸造的一批鸟铳,也可以卖给朝鲜和琉球等藩国,也包括苏禄王国,他们之前就请奏,想要购买我大明的水师战船和火炮,也可以把淘换下来的给他们一些。”

    魏广德继续说道。

    他口中早前的鸟铳,其实是南京那边最早铸造的一批鸟铳,其中一支还在魏广德手里。

    那批鸟铳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后来在运到北方边镇后发现,因为口径偏小,弹丸的破甲威力不够。

    自然,北军看不上这批鸟铳。

    实际上,对北方边军来说,如果不能打穿蒙古人身上的皮甲,这样的火器和烧火棍子没区别。

    于是,这批鸟铳被退回军械库封存,没有直接销毁,因为江南卫所里还有不少,所以时不时也会发运一批到南军各卫所里。

    李成梁当初就点名不要这批鸟铳,因为他是北边来的,当然知道朝廷手里还有这种中看不中用的火器。

    南军能用,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披甲的敌人。

    铳口对准的,也就是所谓的暴民,自然能用。

    魏广德就想着废物利用,卖给朝鲜和琉球,反正他们的敌人这方面力量薄弱,这些火器还是有杀伤力的。

    “苏禄国那边,可以卖一些福船和单层炮船给他们,少量的火炮和鸟铳。”

    张居正对苏禄国印象不错,对大明很恭敬,虽然百余年没有来往了。

    可之前仅凭官军随身携带的腰牌,苏禄国就愿意集结大军协助明军作战,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明军最先进的双层炮船不能卖,但单层的可以。

    对于对外军售国中增加苏禄国,张四维和申时行也都不反对,这都是早前的印象分在起作用。

    “既然如此,那就先定下这三国,如果以后还有其他藩国请奏,我们再商量。”

    魏广德见此也不欲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开口拍板道。

    张居正微微点头,随后张四维和申时行也都出言附和,算是把大明第一批军售国定下来了。

    “那可以让礼部给三国发文,若有购买我大明军械的意思,可以同兵部和工部联系,协商达成一致后上奏。”

    魏广德这么说,其实就是把整个规矩定下来。

    先谈生意,谈好了上报朝廷批准就可以执行军火交易了。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在洽谈前把消息尽可能隐藏起来,不让太多人知道此事,免得到时候什么阿猫阿狗都想掺和进来,分一杯羹。

    别看工部和兵部,还有他魏广德貌似很牛逼,但那又怎么样,那些人虽然不能成事儿,但却可以坏事儿。

    到时候只要上道反对奏疏,弹劾这弹劾那,就可以把事儿搅黄。

    比如说兵器单价太低,怀疑参与谈判官员和藩国使者私相授受,

1480流言-->>(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