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31竹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蛇,我们就真没办法,除非京城贵人出手。”

    陈振龙想想也对,什么都没有,报给京城有什么用?

    “其实李成梁那里或许还有机会,就是那个国公爷那关,怕是不好过。”

    李锦皱眉又说道,“不怕是不知道,这位李都督能拿到这个差事儿,听说就是因为魏阁老出手。

    有这份香火情份在,想来李都督就算再想搞钱,也不会不顾及京城那边的颜面。

    就是国公爷那里不好说,人家是世袭罔替的勋贵,还是最顶级那种,不好判断会怎么做。”

    “这样啊,那不管这么说,至少可以从李都督那里分到一部分矿山也是好的,至少对京城是一个交代。

    东家,我看还是尽快过去看看,把事儿挑明,定下来,我们也好今早给京师递话。

    这次不是说参与的人里头,不止有魏阁老,还有另一个贵人,或许还是有戏的。”

    陈振龙略做思考就说道。

    “好,你去准备一份厚礼,明日我们就去拜访下这位李都督。

    那份矿山的目录也带上,看看他这么说,至少有个交代。”

    李锦虽然心里头多少对这种带兵的武将有些怵,但想着身后的人,觉得应该不会有事儿才是。

    不过这次弃舟登陆的决策,貌似有点仓促了,对缅甸一无所知就鲁莽的跑过来了。

    做生意最重要的一点,自己居然都忘掉一干二净,那就是不熟不做。

    第二天清晨,陈振龙就准备好马车,带上一车礼物前往了李成梁在阿瓦城的府邸。

    虽然明军已经占领大半缅甸,但是李成梁却没有把驻地从阿瓦城前往东吁城。

    毕竟,他翻看过缅甸地图,发现阿瓦城的位置其实才是控制缅甸的关键。

    阿瓦城北接缅北山地,南方就是缅南平原,地势开阔。

    大军从这里出发,可以有效控制缅甸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甚是便捷。

    而且,这里是个大城,有至少三条大道通往大明境内,可谓占尽地利优势。

    如果不是缅南才是缅甸的主要经济带,阿瓦城的位置真的是得天独厚。

    这年头,海贸才刚刚兴起,沿海经济带这样的概念根本就没有产生,所以李成梁有这样的看法其实也不错。

    后世,也就是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爆发性增长,交通运输变得越来越重要,才更加突显出仰光位置的优越性。

    但是,那都是便捷的海上贸易带来的。

    但从这个时代来说,还属于殖民地掠夺阶段,把都城选在沿海其实并不安全,极易遭受攻击。

    有魏广德的帖子,李锦和陈振龙很快就见到李成梁,毕竟魏广德也是李成梁的东翁,在京城的靠山。

    其实,李成梁听到有大明商人前来拜见,还拿着京城魏府的帖子,李成梁就很是诧异。

    不过见面后,一阵寒暄进入正题,李成梁就眉头微皱。

    他和沐昌祚早就把缅甸的矿山当做自己的东西直接分掉了,只是现在许多矿山还在恢复生产的状态,毕竟他是武将,手上做生意的人才可不多。

    过去,他在辽东也有生意,但多是干股,自己实实在在的投入很少。

    这些人,自然有各自的家族,并没有随他这个撤了辽东总兵官职儿的人南下。

    而大明来的商人,则多是西南一带的商会,他们和沐昌祚的关系显然要比他紧密得多。

    至于本地商人,能得到李成梁信任的人还不多。

    所以,这俩月,沐昌祚那边的矿山许多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始恢复生产,而他手里那些矿山,还处于恢复状态,根本谈不上“生产”二字。

    “李公子,你的意思是魏阁老想要入股缅甸的矿山?”

    李成梁还是重复问了一句,实际上李锦刚才已经把话说得很清楚了。

    “是的,李大人,我来此的目的,就是因为受到魏阁老委托,前来收购缅甸的矿山。

    只不过,之前我们寻找了一番这些矿山原来的主人,才知道这些人大多都是原本缅甸各部的贵族,已经被抓起来,送到京师去了。

    这么说,这些矿山应该已经被收归朝廷了才对,所以我这才冒昧来访,想知道这些矿山朝廷是打算如何处置。”

    大明介

1331竹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