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000李如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道领取,只是不经过卫所长官的克扣。

    就算如此,成为辽东文官的护卫,也是卫所军户争着抢着干的差事儿。

    很快,两队人马会和,李成梁都不用开口,自然有身后之人报出大帅名头,自然有人到后面禀报刘台。

    等刘台的轿子过来,他还是下轿和李成梁寒暄一番,也算是给足了李成梁面子。

    到辽东有些年头了,刘台能通过科举考中进士,还被张居正派到辽东来,自然也不是迂腐之人。

    他早就注意到辽东这地儿,大明以文抑武是没错,文官地位远超武将,可那又如何?

    摆谱,那还是在关内,清平的地方摆好点。

    在辽东这个战区,最好还是对武将客气点,免得什么时候出行被人打了冷枪,那才叫人后悔。

    而这次,他奉命到宽甸,自然心中早有计较。

    就算发现什么问题,也要和和气气的,不能和丘八闹出矛盾。

    就算要上奏弹劾,还是回去后再说,绝对不能在阵前和这些丘八闹起来。

    “呵呵,李大帅治军有方,台只是奉命来看看,也是为犒军来的。

    早就听说大帅带兵打仗本事,今日相见实在欢喜的紧。”

    在和李成梁互相见礼后,刘台就把自己的来意美化一下,婉婉道来,力求让李成梁这个莽夫心里舒坦。

    好吧,他心里舒坦了,自己的安全才有保障。

    “刘大人过誉了,末将也只会带兵打仗这点了,可比不得大人习得治国韬略。

    刘大人,城中已经备好薄酒,为大人接风洗尘。”

    李成梁在这位刘御史面前,姿态放得很低。

    当然,他怕的不是刘台的御史身份,而是敬着他身后那位据说权侵朝野的首辅大人。

    好吧,这点,其实从万历皇帝年幼就能知道。

    十岁孩童,如何治理偌大一个国家,还不是要靠朝中那些大人。

    和首辅大人的门生处好关系,自然就有希望和那位贵人搭上关系,以后的路就不要太好走了。

    等刘台上轿,李成梁就殷勤的骑马跟在一侧,两队人马汇成一队,缓缓向险山堡走去。

    待一行人进城后,李成梁在险山堡的临时府邸里,早就有人备好了美酒菜肴。

    当他们进入府邸后,有下人送来温水湿巾擦去尘土,这才入席。

    入席之时,李成梁和刘台又是好一阵谦让,这才李成梁坐主座,刘台就坐在他左侧。

    很快,侍者送上美味佳肴,又有侍女捧着酒壶殷勤服侍。

    大明军中虽有不得饮酒的规定,可那也是分人的。

    普通士卒自然是没得喝,也只有上面犒劳的时候才能分到那么一碗半碗的美酒,平时就算让他喝,也只会说没银子付酒钱。

    可是对于将官来说,那就不是事儿了。

    想想,蓟镇总兵戚继光都直接把小妾安置在军营中,可见大明对将官的约束,其实也就那样。

    至于说款待的刘台会不会翻脸,好吧,李成梁也不是没考虑过。

    不过以他今时今日在辽东的作用,他不认为刘台会在这件小事儿上为难自己。

    要知道,他可是设宴款待刘台。

    若是刘台以此上奏弹劾,以后刘台在官场上怕是就举步维艰了,谁还敢和他一起喝酒,不怕转背就被他算计吗?

    于是屋里众人推杯换盏,吃的好不热闹。

    “哒哒哒”

    急促马蹄声响起,一匹快马从南门冲进了险山堡。

    虽然一开始听到马蹄声乍响,守门军卒还想持矛拦住来人,可看到他胸前的字,立马就缩回城门两侧,任他直接纵马穿城而过。

    很快,人马就到了李成梁的临时总兵府外,在这里,不待护卫拦下,他就已经勒住马缰,快速从战马上跳下,一边往府门前跑,一边卸下背后的信筒。

    “十万火急,立即交付总兵大人。”

    信使把竹筒双手呈上,交给迎过来的军将。

    “哪里来的?”

    军将大声问道。

    “孤山堡,长甸战报。”

    信使大声答道。

    “胜负如何?”

    军将忽然压低声音问道。

    听到他的问话,信使一下子低下头,没有吭声。

    “门房休息,等着。”

    军将接过信筒,转身

1000李如松-->>(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