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995出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个月,我们的城堡建到一半时,材料、人力都用上去了,他们再冲过来破坏城墙和材料,狙杀筑城工匠。

    所以,我们要抢先安排人过去开始筑城,在王杲率部来攻前,尽可能完成一些城墩的建造。

    到时候,步卒可以依托城廓抵挡女真人的进攻。”

    李成梁虚眯着眼睛,环视屋里众人。

    其实到这一刻,他的作战计划早已经了然于心。

    利用民夫、工匠,还有护卫的步卒吸引王杲部的围攻,他亲率辽东铁骑偷袭王杲本部。

    擒贼先擒王,这招适用于任何战场。

    只要击杀或者驱逐对方首领,剩下的敌人不过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有指挥的敌军,比一群绵羊还好杀。

    多得些首级,好向京城兵部请功,要银钱也比较容易。

    至于攻打王杲部占据的古勒城、红力寨和沙济城等巢穴,李成梁其实并不上心。

    那些城寨就在那里,又搬不走,有什么好上心的。

    有这些城寨在那里,明军也好防御一些,最起码平时可以排除夜不收侦查敌情。

    若真一把火把这些城寨烧掉,是可以杀死许多女真人,可那又怎么样?

    攻破城寨杀死的,多是老弱妇孺,他们的首级可不值钱。

    而且打掉了城寨,女真人躲到山上,也不好再剿灭了。

    至于朝廷早前文书里提到要北逐女真人,真把人撵走了,他们以后靠什么博取功劳。

    没有战功,武将们的好日子可就到头了。

    等将领都下去后,李成梁回到书案前,那里铺着一张宽甸附近的地图,还是比较详尽的,是去年他才派人绘制。

    这次设伏打王杲,他当然是要把人打疼的,收割首级的机会,他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而且,王杲部最近几年的动作确实太大。

    不过修建宽甸六堡,李成梁其实还有别的心思,那就是让栋鄂部王兀堂感到难受。

    虽然王兀堂部一直对大明朝廷还算忠心,可是李成梁并不需要顺民。

    大败王杲部后,其部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休养生息才能恢复丁口,继续穷追猛打这一部是不行的。

    宽甸附近,可不止是王杲部的狩猎场,王兀堂部也时常在此地狩猎。

    可以说,王杲和王兀堂两部不和,原因也和此地有关系。

    毕竟,两部经常因为狩猎发生小冲突,这样的情况下,关系能好才怪了。

    而且,王杲也有统一建州女真,进而统一整个女真三卫的意思,能不互相防备吗?

    李成梁把大明边墙挪到这里,也有逼反王兀堂部的打算。

    不过此地水草丰美,土地肥沃,对大明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宝地。

    他可不怕反贼太多,在他眼里这就是功劳,反的女真人越多越好。

    地图上,预定修建的宽奠堡、长奠堡、永奠堡、大奠堡、新奠堡、苏奠堡六堡位置,都在地图上有标识,他现在需要判断的就是,王杲会选择率军打哪里。

    六堡虽然距离较近,可真跑起来也要半日的路程,在不知道敌军动向的前提下,调兵遣将就显得尤为重要。

    宽甸六堡,其中宽奠堡、长奠堡、永奠堡、大奠堡、新奠堡其实就是辽东长城的城廓,融入到长城的防御体系中,苏奠堡则位于其后,是李成梁预备做为六堡辎重储存之地。

    五堡搜构成的长城,大致可以分为宽奠堡、大奠堡、新奠堡组成的北线长城,由长奠堡、永奠堡组成的南线长城。

    显然,李成梁得判断出王杲所图之地,是攻打北线还是南线。

    相对来说,对女真人威胁最大的,其实还是宽奠堡,附近的十岔口是王杲多次率部南下的出入之地,附近地势也不好设置伏兵。

    王杲对明朝出兵多选择此地,也是有他的道理的。

    想到这里,李成梁自然把主力放到北线,准备在此地和王杲部拼杀。

    “来人。”

    “在。”

    李成梁对外喊道,随后就有亲兵进来躬身听令。

    “发本将手令,命孤山堡游击裴承祖率兵进驻长奠堡、永奠堡,分派的民夫和工匠随行,十日后出发。”

    李成梁发布命令道。

    至于他现在所在的险山堡,那就不用派人传令了,一会儿直接安排就好。

    

995出兵-->>(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