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也有些奇怪,不是他送奏疏的时间啊。
    想是这么想,黄锦低头答道:“禀皇爷,臣不知。”
    “叫他进来。”
    嘉靖皇帝随即吩咐道。
    不多时,陈洪进了殿门上前,双手托着一份奏疏送到御书桉上,随即退后说道:“皇爷,刚收到急报,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袁炜袁阁老,引疾归行至安山卒。”
    “死了?”
    嘉靖皇帝看着陈洪,下意识问道,手已经伸向那份奏报。
    这是安山地方官员上奏的消息,走官驿送来,自然做不得假。
    “懋中还不到六十,没想到人就没了。”
    嘉靖皇帝翻看奏报后说道。
    做了四十多年的皇帝,早已看惯了臣下们生老病死,可不知道为什么,他这次不可抑制的生起悲伤之情,好像......
    “交给内阁,按惯例定谥号,赏赐祭品。”
    把奏报往前一推,对陈洪吩咐道。
    “是。”
    陈洪答应一声,拿起奏报缓缓退出大殿。
    等陈洪离开后,嘉靖皇帝忽又开口问道:“严嵩现在什么情况?”
    听到皇帝的问话,黄锦心里一惊,想想才答道:“最后一份提到他的密报,说他身体还算硬朗,并无疾病缠身。”
    “八十多的人,他是有个有福的。”
    嘉靖皇帝莫名其妙说道,“给下面的人说一声,不要难为他。”
    “是。”
    黄锦到这个时候,心里莫名有些酸楚。
    “刚才说的董份,也不用下诏狱了,罢黜为民,即日离京就是了。”
    嘉靖皇帝又继续说道。
    之后,大殿里君臣两人,又絮絮叨叨说了半天话,黄锦这才离开永寿宫大殿,嘉靖皇帝还要修炼。
    走出大殿的一路上,黄锦也终于真正意识到,皇帝老了,怕是不行了。
    他从袁炜的死里面,或许看到了不久后的自己,所以才会如此。
    国子监,校录馆里,魏广德听到袁炜卒的消息并不意外,毕竟早有所料。
    “终究还是没有回到故乡。”
    轻声叹了一口气,魏广德有些意兴珊,书也不想看了,直接丢到桌子上,准备捱到散衙,就马上回家,和家人呆在一起。
    不知过了多久,忽然外面芦布快步跑进门来对魏广德躬身行礼道:“老爷,外面宫里天使到了,一起的还有李阁老、严阁老。”
    “有事?”
    魏广德下意识问道。
    “已经在召集所有分校官准备接旨,老爷还是快些去前面吧。”
    芦布哪里能回答出来,只是说道。
    “好,这就去。”
    魏广德点点头,随即起身快步出了屋子往前面正堂去了。
    等他到的时候,香桉等接旨的物件都已经准备齐备,只来过此地两次的严讷、李春芳都在。
    魏广德和张居正站在一起,不过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两个人都只是用眼神交流一番,知道都不清楚是什么事儿,所以干脆也就站好,等着太监宣旨。
    不多时,校录馆分校官到齐,众人在严讷、李春芳带领下跪地,听着香桉后内廷天使大声宣读嘉靖皇帝的旨意。
    旨意能被传到这里,自然是和抄录《永乐大典》有关。
    嘉靖皇帝居然不满意他们的抄录速度,要追加抄录士人,同时要所有分校官勤于王事,不要懒散敷衍。
    一百多人的抄录士人,这个人数不少了。
    没想到,嘉靖皇帝这个时候忽然就不满意他们的抄录速度了,还要往里面加人。
    随着旨意读完,严讷接过圣旨放到香桉上,这才有回头对众分校官一通勉力,同时也让他们尽快召集抄录之人,按照陛下之意完成大典抄录工作。
    这边事儿处理完,魏广德和张居正一前一后出来。
    “叔大兄,你往那里去?”
    看到张居正不是往后面院子走,而是往前去,魏广德喊住张居正问道。
    “国子监那边还有些事儿我要先安排下,顺便看看里面文字尚可,家庭条件差点的,优先补入抄录士人中。”
    张居正答道。
    听到他这么说,魏广德才想起,张居正还有个国子监祭酒的差事儿,倒是帮他一个
576催起来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