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在京城也不是秘密。
    他当然不是像袁炜那样需要人参吊命,而是想着家乡日渐苍老的父亲,京城和湖广荆州千里迢迢,若是人参真有吊命功效.....
    魏广德微微点头,“回去我看看,应该是有的。”
    对于这样的请求,魏广德向来不会拒绝。
    人情世故,为什么要往外推。
    不过最后,魏广德还是对张居正解释了,服用人参有好处,确实可以延年益寿,但没有民间传说中起死回生什么的功效。
    “呵呵.....这些我知道,若真如此,不如向陛下讨要些灵芝。”
    张居正笑道。
    “哈哈.....”
    魏广德听了哈哈大笑。
    有时候他也觉得很有趣,嘉靖皇帝垄断了大明朝的灵芝,而他魏广德则是控制了人参。
    内阁接班人的事儿,暂时被他们放下,毕竟皇帝的心思不好猜。
    次日,魏广德随裕王出城为袁炜送行,果然看见车轿里的袁炜已经一副面色蜡黄,病入膏肓的模样。
    西苑,永寿宫。
    嘉靖皇帝最近的日子过得舒心,虽然不是修炼有了精进,而是司礼监最近俩月送来的,需要他处理的奏疏少了许多。
    不过,他很清楚,这不是这个国家的事情少了,而是内阁理事的只有徐阶一人,就算他再怎么勤奋,可终究无法处理完全国各地送来的各种公文。
    不管大事还是小事,票拟前,徐阶都要把公文完整看一遍,即便其中大半是花团锦簇的文字,背不住就隐藏着玄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该如何票拟。
    虽然内阁大权由徐阶独揽,可是明显他也觉得无法胜任这样的角色,今日又送进宫里一份请求增补阁臣的陈情,嘉靖皇帝心里明白,自己要是不处理,明日就该是一封请求致仕的奏陈了。
    这些日子,这样的奏陈轮流出现,已成惯例。
    “懋中今日离京吗?”
    嘉靖皇帝问道。
    “是,皇爷,昨日我已经派张宏去看过,赏赐也都送去了。”
    黄锦答道。
    “见到懋中了吗?”
    嘉靖皇帝继续又问道,“情况如何?听说他侄子去魏广德那里求了一株二百年野山参。”
    “见到了,状态很不好,袁大轮去魏广德那里是拿到一株野山参,不过,怕也是为了续命用的。”
    黄锦答道,随后稍微停顿片刻才又继续说道:“裕王今日带王府属官出城为袁阁老送行,昨日王府已经派人向内廷报备过了。”
    轻叹一声,嘉靖皇帝放下徐阶的奏疏,又开口继续问道:“近些天,徐阶都在内阁吗?”
    “是的,皇爷,这段时间徐阁老都整日呆在内阁处理公务,不过就算这样,也挤压下不少未及时处理。”
    黄锦上前半步答道。
    “除了处理政务,就没做其他的?”
    嘉靖皇帝又问道。
    “这......”
    黄锦似是犹豫,似是在回想,并没有马上给出答桉。
    嘉靖皇帝却是一笑,随口道:“看看,你也老了,这么点事儿都要想。”
    “哦,对了。”
    听到皇帝调笑,黄锦只是憨憨一笑,应付过去,不过满脸的褶子也表现出他年岁是真的大了。
    “昨日,翰林院中人曾被叫到内阁,还带上了《承天大志》的手稿。”
    黄锦说道。
    “哦,可有做什么?”
    嘉靖皇帝看似随意的问道。
    “据说是对其中多处进行修改。”
    黄锦低声说道。
    “呵呵,就是懋中改动的那些吧。”
    嘉靖皇帝虽常年居住在西苑,可要说对朝臣的了解,对各衙门里的事儿,那是相当清楚。
    】
    前几年袁炜入阁后,接手了和徐阶一起编撰《承天大志》的工作,当时袁炜对其中多处进行修改,改动幅度好不小,这些都是徐阶之前已经点头的。
    对此,徐阶如同对付严嵩一般,丝毫没有作为,不过嘉靖皇帝却为此上了心。
    身边的这些老臣,他们非常了解皇帝,可相应的,皇帝也非常了解他们。
    “传旨,严讷、李春芳入阁,董份任礼部尚书,郭朴任吏部尚书。”
    嘉靖皇帝说完,并没有立刻让黄
568敲打-->>(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