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前来的众人食用。
    关中的生活,到了此时,虽然已经好了很多。
    众多百姓家里面,也都多少有了余粮。
    但是,却还没有哪家人,敢铺张浪费。
    一般也只有到年底,或者是过一些重要节日之时,才会用白面烙上几张饼。
    或者在黑面外面,裹上一层白面,做一些内黑外白的馒头出来。
    这就已经是极好的吃食了。
    结果现在,华雄让众人分给他们的祭品,全部是用白面做成的包子。
    包子里面还有馅儿,这当真是无限的美味!
    有人悄悄的吃了一口,就觉得无比的好吃,吃的停不下来。
    但更多的人,却忍住没有吃,而是将分到的包子,放在怀里,很珍惜的拿回到家,给家中的孩子或者老人吃。
    祭祀过后,在场的很多人,都觉得内心之中,像是得到了某种升华一般。
    尤其是前来观礼的那些将士们,更是如此。
    他们知道,他们的将军,从来都不曾忘记过他们这些将士,
    战死之人,不仅仅家人们,能够得到很好的照顾,还能够得到殊荣。
    遗留下的孩子,今后也有将军安排的人来供养。
    生活有所保障。
    这破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也让他们更加确信,自己等人,没有跟错人!
    这样的人,值得他们卖命!
    可以预见,今后华雄倘若再一次的,和其余诸侯发生争执,其麾下的人,必定还会英勇作战,不会有任何的退缩。
    这就是凝聚力的一种体现……
    除了祭祀之外,接下来关中这里,还有一件大事。
    至少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大事。
    这件大事,便是华大将军有了儿子,将要为儿子举行宴席。
    原本是满月宴的,只不过华雄回来之时,儿子就已经过了满月。
    而回来之后,又接着为祭祀之事进行忙碌,
    所以华雄,就将此事给推后不少。
    李儒,蔡邕,许褚,郭嘉,荀攸等众多的人,都提议,这一次一定要大办。
    风风光光的办上一场。
    因为,这意义不一样。
    是华雄有了后!
    必须要大办,昭告天下。
    华雄却没有接受众人的建议,只是小规模的办了一下。
    “我华雄有后,也不是一件多大的事情。
    又不是别人家没有生过孩子。
    只小范围的举办一下就行。
    前面刚祭祀了将士,后面就开始大摆宴席,如此不好。
    而且,之前祭祀将士,是为了国事,现在却是我华雄的私事。
    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不能够因为我华雄的私事,就铺张浪费,大规模的劳民伤财。
    这是不成的。
    眼前对外作战,确实胜利了,但是我们接下来所要面对的,可是老天。
    是大旱。
    需要我们用心去面对。
    这是一场极大的考验。
    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多留一些物资,用今后的大旱之时吧。”
    听到华雄如此说,众人便也不好再相劝了。
    很多得知此事的人,都对华雄敬佩的不得了。
    觉得华将军当真有人主之资!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出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