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得他们救助,算是欠了一份人情,此时若轻易放司马懿过去,如何对东吴交待?
诸葛乔冷静片刻,道:“若不拼至最后一人,我绝不退兵。宛城情势一日三变。若我们守住方城,则南阳郡孙刘联军掌握主动。若我们放弃方城,那整个南阳郡就乱了。”
此时奉命前来督粮的蒋斌上前,说道:“大人,丞相送司马懿下南,是不是遗祸江东之计?我们在此拼命,是否是违季汉利益?”
这句话说到众人心上,都看向诸葛乔,诸葛乔道:“父亲虽然奇计破城,但他地实力却无法消灭司马懿,放他南下,自然有借刀杀人地意思,但是眼下,陆逊等人早已察觉此地事,所以派我前来阻击。我们就是一块试金石,试的就是孙刘两家是否还有情谊在。若我们得到东吴的首肯,那么南阳战场之上,还是孙刘两家联手对付曹魏的局面,若是不然,那么孙吴突然退兵,我们平白失去一个盟友,也失去了在南阳进一步消弱司马懿的机会。所以,就算祸引江东,眼下魏军已到,我们却无处可退。”
他站起身来。看看身边地众人:“诸公,为了季汉的大局,牺牲我们这支部队又能如何?”
众人不再反对,他们站起身随着诸葛乔叫道:“为了季汉,死守方城!”
。。。。。。
司马懿攻山已是第三天,他没有想到,这支汉军居然这样难以消灭,他们就堵在这个咽喉要道,严防死守,不肯后退。这让司马懿原来想的,利用汉吴两家矛盾从中渔利的打算完全落空。受阻于坚城之下,对魏军的士气影响是极大的,加上粮草不继,攻坚力量不足,眼睁睁看着这个汉军的阵地区性拿不下来。着实令人愤恨。
司马懿这几天连用计策,百般诱敌,正面主攻,旁敲侧击,重点突破,小路偷袭,但是对面汉将也是极为聪明,虽然取得了一定地成绩,但却无法取得重大的进展。
司马懿一怒之间,已边着杀了五个下级将领魏军人心惶惶,不知自己会不会触到司马懿的霉头。
司马懿无奈之间,把希望放在自己儿子身上。
毕竟,汉军人少,虽然可以阻止自己的大部队,但若是只偷偷过去几个,还是没有问题地。
。。。。。。。。。
大战前地宛城,静得如同鬼域,受季汉的命令,大战之前,任何人不得随意出行。否则按照谋乱处置,格杀无论。季汉校尉范疆在这里留守,范疆是很早就从军的老人,多年来历练的觉稳老练,虽然说论及冲锋陷阵随机应变还差一点,智计也是平平无奇,但只要不是出格的命令,他都会很认真的完成。
前线的战况越来越激烈,汉军死伤惨重,连伤员都来不及往回送。
粮草消耗,军器消耗,后备人马被充,一件件事让范疆忙重脚底板向天。
这时有人来报:“大人,东吴有使者前来。”
范疆心下生气,不派兵将,来什么使者?他们有兵有将,却让我们来顶缸,还说是亲爹,还说岳父,都是只顾权力不顾亲情。此时他却忘了受命去抢新野四县地事情,不过既然东吴来人,他也无法不接应,当下说道:“核查清楚,让他们进城,领头的来见我,我一个人管这么大一个宛城区,哪里忙得过来。不论如何,我也要让他们出兵。”
过不多久,只见一个瘦瘦的操着东吴口音的人走了进来:“参见校尉大人。我家将军知道季汉守城困难,特别让小人前来帮助。”
范疆道:“你家将军是诸葛将军还是陆将军?”
“是诸葛将军。”
“那你带了多少人马前来帮忙?”
“三个人。”
“会么?”范疆一时为之气结,“三个人?你们的人太多了,我没有那么大锅,做不了这许多饭吃,请回吧,告诉你家大人,季汉人虽然人少兵疲,便为了孙刘两家盟好,就算全部战死,也不会放一个魏军南行。让你家大人
第十七章 丢宛城-->>(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