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在这件事上的孩子气感到后悔。
鼓声响起,比斗开始。我坐在高台之上,三叔、四叔、马超、于禁分坐在我的身边。张苞身着一身士兵的衣服,灰溜溜的站在将台之下。他被夺了城门校尉之位,到军校里当今小兵,实在是没脸见人了。听说三叔还大骂了他一顿,说他太不争气。要不是灵儿求情,他这一顿好打是跑不了了。除他之外,关凤和许灵儿也立在台下,这两人现在身着女装,她们已是军校生,和入了太学的太学生一样,眼睛可以望到天上去,和张苞这等小兵又自不同。
其实在东汉,士大夫掌权,对于打打杀杀地将军十分看不起,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这种情况到了三国时有了改变,由于战乱,便是文官也封将军什么的,不通武艺反而不成。所以我这个军校成立的并没有费太大的力气。但是召生却有些费力,因为好多将军们打打杀杀一辈子,并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从军,而是想让他们读书学文,舒舒服服地当个太平官。所以军校召生情况不容乐观。我当时有些生气,几乎想强征这些贵族子弟们入军校。可是关凤和许灵儿入了军校之后,这种情况突然间就变了,什么黄邕、黄祟(黄权子)、李遗、李球(李恢子、侄)、向充(向宠弟)、张毣(张裔子)、吕祥(吕凯子)、马脩(马忠子)……全都加入了军校。一时间军校显得热闹非凡。美女的威力如此之大,倒是让我想象不到。
一阵牛角号声吹起,那是辽东精骑集结了,虽然只有一百匹马,可久战精兵,一动起来,阵阵杀气冲天。他们手中拿着长长的竹刀,呼喝连连。
而军校的二百新兵鱼贯而前,十一人一组,列成阵势。先四人横排成一字形手执丈八长矛,矛尖向前,矛柄拄地,后三人品字形执弓,左右两侧两人执巨盾相护,最后两人执长刀。整个看起来,竟形成一个人工的拒马阵。我用眼一扫,发现不对,在为我给了四叔二百人,眼下共有十四个拒马阵,也就是只有一百五十四人,还有四十六人在哪里。而且我给四叔这些人是让他练骑兵,难道他想要以步兵对抗骑兵不成?
鼓声再响,比斗正式开始。辽东精骑首领吹响了胸前的牛角号。一百把竹刀同时举了起来,战马嘶呜着,被绑者拉得抬起前蹄。
首领大声叫道:“呼——喝——”
他身后的精骑也也拉着丝僵高叫道:“呼——唱——”
一时间气势如虹。杀气冲天。
我在台上问四叔:“他们在叫什么?”
四叔答道:“辽东鲜卑人冲锋时就这样叫,他们通过这叫声鼓动士气,也通过这叫声来协调步伐,当他们士气达到顶点,步伐达到一致的时候,就会如开闸的洪水一样狂涌而下。势不可挡。没有组织过的步兵,就算数量多几倍,被他们冲起来,其战阵也会一举击破,损失惨重。”
才说到这里,那首领将刀向一挥,整个辽东精骑一百人排成整齐地锥形之势,如一支利箭向前冲去。速度,骑兵要的是速度,速度是最可怕的武器!
但是今天只是演练。他们不会有将马速提到最快时的空间。因为如果那样,冲锋的骑会直接将兵步们连人带武器撞飞,而马匹和骑兵也会被长矛阵刺透,虽然为了安全,那些矛并没有安装铁制矛尖。但就算是根木根,在这种冲力下,一样可以穿过人和马那薄薄的皮肤。仅管这样,这样地马速已经很可怕了。
整齐的铁蹄踏在地上,飞腾的烟尘迷漫空中,隆隆的巨响让新兵浑身发抖,但我发现,我交给四叔的那些人,却并没有荒乱,他们镇定如桓。
“四叔,这些人没学会骑马,但可是镇定的很呐。”
“这是文则将军的主意,拒马阵也是他的创举。其实当真在战场上,我们还可以使用真正的拒马阵,丈许高地拒马排成阵势,军士藏在拒马间攻敌,还可以使用车阵,使用铁蒺藜和刺马钉
第二十章 军校风云-->>(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