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出林斌为什么培养自己的确没必要在这种小场面去陷阵冲杀。
雄厚的号角被吹响“呜呜……呜呜呜……”的号角声中一阵大喝同时被高喊出来即将陷阵的骑士们在喊“杀”声中按照梯次冲出去。
顺序的第一、二、三排是持骑枪的枪骑兵他们保持前后大约五米的间距左右大约两米的间隙这是为了避免己方生碰撞同时还挥出枪骑兵冲锋时最高的杀伤力。
枪骑兵算是这个时代最强悍的骑兵兵种之一其实枪骑兵不需要穿戴厚重的甲冑他们比较可以称道的是那杆长为四米的骑枪不过骑枪也只是一轮的消耗品罢了一旦陷入敌阵就需要抛弃不灵活的骑枪抽出战刀厮杀。
值得一提的是在东方只有汉部才有枪骑兵这个兵种而且已经有自己的战术技巧。
顺序的第四、五、六、七、八、九、十的这个时代最常见的骑兵兵种之一的弓骑兵他们的装备是一把射程约两百米左右的骑弓随身还携带了一柄汉部制式的战刀。
七排弓骑兵几乎是在枪骑兵动冲锋后立刻跟上他们是这个时代最有杀伤力的远程兵种负责的就是作为第一波打乱地方阵型的攻击力量而弓骑兵是不直接陷入敌阵的他们射完三轮箭矢后会从左右迂回寻找机会不断不断地进行游弋式骑射所以他们也是压制敌军的兵种之一通常能给敌军带去很大的心里压力。
在马鞍和马镫被普及后弓骑兵这个兵种变得更加重要一支深熟骑射的弓骑兵绝对能够左右战局的展但是弓骑兵对骑士马术和射术的要求也相对比较高一般来说草原人比较有先天的优势。
如果是匈奴军队对上汉**队的话一支装备完善的弓骑兵能够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其原因是汉国是以步兵为主机动性和骑兵是不能比。而匈奴军队对上汉部的军队呢?答案很模糊因为汉部并不缺少对马术和射术深熟的士兵汉部也不缺少战马毕竟汉部的社会构造是前所未有的复杂几乎是什么人都有。
冲锋的阵列往往过二十五排就失去了再增加的必要骑军冲锋讲的是广泛的杀伤力而需要有广泛的杀伤力就需要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拥有足够多的兵力直线的骑兵数量多有优势但是纵身的队列多反而是一种浪费兵力的行为。
前十排是枪骑兵和弓骑兵而在最后的十五排就是骑兵里面最基础的近战兵种他们可以是持着戈矛的骑兵也可以是持着战刀的骑兵戈矛骑兵是农耕民族的特色兵种不过在汉朝之后戈矛骑兵就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战剑骑兵。话说在汉朝与匈奴的战争结束后中国也没有过强大的骑兵不是士兵不会骑战而是战马的数量根本不够用。
一般来说古代冷兵器战争的骑战说起来是几万几万的但并不是在同一个战场不论地面多么广阔如果双方骑兵同时过一万这个数量那么看上去就是一片人山人海。一万骑兵交战场地需要多少米?这个很难计算但是如果没有迂回空间的话骑兵其实不比步兵好用。如此一来在同一个时间进入战场的骑兵数量往往不会过两千潜规则上其实也就是一千左右的数量。骑兵作战讲究的往往不是全军呼啦啦压上去而是梯队作战模式也就是说前方的梯队快要完蛋了后面的指挥官下令另一个梯队补上去周而复始拼的就是后续爆能力和指挥官对战局的判断当然战术技巧也是必需的。
赵信留在后方的唯一目的就是看用眼睛和头脑去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为前方补充骑兵!他看到麾下军队冲锋的第一个瞬间就突破匈奴军队的前沿丧失胆气的匈奴骑兵根本没有死拼就主动龟缩后退脸色变得阴靈……
“伊稚斜你还不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