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一章:儒生献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的布置太过粗糙,认为集结所有人没错,让步卒围住所有人也没错,错就错在于让甲贺率骑军绕到可能藏敌的位置的后方,说这样的布置太过危险,就算不被现,若是敌军没有藏在古战场的草丛,又或是步卒镇压内讧后无法拖延敌军直至甲贺率军从后面袭击,那么营地的人必然死伤惨重,因为那些新征召的士卒根本还没有形成战斗力,相信依靠少量精锐和新征士卒能抵住敌军不现实。

    林斌不是一个自大的人,也从没有因为这段时间的胜利而被冲昏了头脑,他善于临阵布阵,但却不懂玩阴谋。显然,林斌先前那样的布置不能被称呼为阴谋,只能说叫布阵迎敌,但这已经是林斌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他一听萧夫子有话要说,也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完善自己的不足。

    萧夫子问了许多,了解派出去警戒的斥候通常巡视哪些地段,又盯着林斌让人简略画出来的地形图,看了良久,伸手一指营地四十余里外的一片平原,眨巴眨巴嘴,说这块平原应该就是敌军的所在位置。

    诸人一听萧夫子指出敌军没有藏匿直接驻军平原,讥笑起来。

    萧夫子不理,径直说林斌所托非人,派出去的斥候竟是遇见沼泽就没有再向前探索,他得出与林斌相同的结论,那便是敌军离营地不远,但不认为敌军会藏在古战场的草丛,原因有二:

    其一古战场之所以是古战场是因为它那里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因为死人多了,遇到特别的天气会起毒雾,而且古战场里面曾经有无数尸体所以蛇类和毒虫肯定非常多,敌人不会选择藏在这么一个地方。

    其二,营地的后方是朔方,是异族人的领地,除非来敌是匈奴人,不然根本无法穿越匈奴部落林立的朔方到达那里,还有一个理由是混入的奸细都会讲中原话,从长相来区别也是汉国人无疑,虽然不排除是背叛汉国投靠匈奴的国贼,但可能性极小。

    大家听着听着不自觉点头,看待萧夫子的眼神也由讥讽转为尊敬,至少他们就无法分析得那么详细。

    林斌也觉得萧夫子说的比较有道理,顾不得面子问题急急请教。

    萧夫子赏了林斌一个白眼,似乎对先前的遭遇非常不满,摆起派头让林斌以礼待人,又说出了几个条件,惹得公孙宏和甲贺两人哇哇大叫,但萧夫子就是不说,只是嘲笑似得看着林斌。

    林斌脸皮厚,也不在乎名声还是什么,对于他来说,保住现有力量不被

第七十一章:儒生献策-->>(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