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卷:《气壮河山》第二百八十三章:关键时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当然,师战争的激烈程度定论,消耗见底的时间也就有了长短。不过那已经是汉部储存的战略物资的一半家底。

    所谓战略物资不是简单的限制在必需消耗品的食物上面,能容被称呼为战略物资的东西在这个科技不发展的年代其实不多,那是包括但不限制于在刀、盾、戈矛、弓、弩、箭镞的消耗类兵器;护甲类简单了许多,冬季不可能穿戴厚重的冰冷铁甲。季节对皮甲的影响也很大,冬季作战消耗最大的是羊毛袄。

    汉部绝对不穷。她拥有数之不尽的牲畜,牲畜就是食物,军队打仗还没有出现过食物短缺,季节变冷期间按照草原的习惯会宰杀一些老弱牲畜,将肉制成肉干、肉沫、肉饼等易于保存的食物。但汉部有一个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的软肋,那便是工业不发达,这样一来也就限制了军队的战斗发挥,军队打不起消耗战。

    回顾以往的汉部战史,汉部军队一直都在避免消耗战,唯一一次消耗战还是在朔方的广牧进行,那次之后汉部就开始元气大伤,入侵辽地的作战也因为遭受影响而一波三折,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因为箭矢大量配给到黑旗军,其它军团在与卫氏朝鲜作战时因为箭矢短缺没有办法形成有优势的远程打击或者压制力量。

    在密枢院,林斌再一次强调冬季的作战目标,这一次冬季作战的主要动机不是把卫氏朝鲜灭掉,而是有计划地削弱卫氏朝鲜的军事实力,尽可能地占领卫氏朝鲜凸出部地段更多的城池,形成有效的戍卫区。

    如此一来既避免汉部的军力被大规模消耗在卫氏朝鲜,同时也完成将卫氏朝鲜压制在朝鲜半岛的战略意图,简单的讲,如果这一个战略目标达成的话,卫氏朝鲜龟缩在朝鲜半岛只能是一只待宰的羔羊。

    有人就会问了:“这么好的作战为什么在吃亏后才拿出来?”

    显然,人都是被动性的灵长类动物,没有吃一鳖很难在安逸的情况下长一智。卫氏朝鲜一战前汉部基本上是顺风顺水,太过自信所带来的后果已经被所有人看见,他们不得不谨慎地对待接下来的战事。

    韩安国目前正在逐步转变,刚开始时他没有融合进汉部这个权力圈子自然不愿意出大力,现在他已经初步融合进汉部的权力圈子开始发挥自己的作用。

    汉部的将领基本上很少有学习过系统化战略部署和战术指挥的将军,除开原来先秦的武将,早期跟随林斌一步一步从底层用命拼上来的将军都是在实战中慢慢累计起来的作战经验,就算是林斌自己也是边打边学习慢慢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学习怎么去在战场上与敌人作战并不困难,难的是坐镇后方统筹战事,也就是进行战略部署,并且能牵制或者利用有限条件制造出对己方有利的局势。按照后世的方式,那个叫指挥类型的将军和战场实战型的将

第八卷:《气壮河山》第二百八十三章:关键时期-->>(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