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与南下的虎军会合。再配合驻军于秀水河的甲贺豹军从两个地方发动对卫氏朝鲜的战争。
打卫氏朝鲜不像打肃慎,肃慎还是一个半农耕半游牧的部落体系,落后的兵器再加上落后的战争思想让肃慎人离开丛林便不足为虑。
卫氏朝鲜作为一个已经存在数百年的政权(继承自燕国)。她的军队有完善的军备,军队的将领也不是处于蛮荒无知状态、连兵书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肃慎人。其实这些都不是难题,唯一存在障碍的是卫氏朝鲜有城,很多坚城!
汉部……的军队。她的主力是骑军。卫氏朝鲜的领土很少有平原,大多是山地和河道,卫蒙政权经营了数十年几乎每个险要的地势都有建关隘,卫氏朝鲜的军队也不是肃慎军队,守城军队的军备从某一个方面来说比汉国更加精良,想要啃下卫氏朝鲜的过程将十分艰难。
一个远在汉国长安的人听到汉部即将进攻卫氏朝鲜时说:“会死很多人,多到难以想象!”
诸多听众露出严肃的表情。这些人的装扮皆为文士,他们从四面八方被汇集在一起。聚集起来的唯一目标便是到辽地完成一个艰难的任务。
“死人……林斌不怕。他是一头猛兽,到了一个地方肯定要吞噬人命。据说与之交战的肃慎全国人口锐减,十不存五,其中以东部人口减员最为严重?”
最先开始说话的人又笑说:“东夷人与我等何干?此次我等相聚只为谋策,如何在到达辽地后打入汉部,获得林斌信赖,掌控汉部重权!”
晴天风雨兮,将临下……
**********************************************************************************
以下不算起点币:
汗……哈,玩笑开大了,写的匆忙没有校对,伊斯兰教的确是公元七世纪出现,上章的bug已经改了。
中国古代宗教的道教有查过,道教在西汉时期确实还没有建立,道教的名称来源,一则起于古代之神道;二则起于《老子》的道论,最早的话可以追溯到老庄(也就是庄子),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在东汉的《太平经》书写后才有道教的传播,因此将东汉时期视作道教的初创时期。
锋锐(单刃)老兄说的太常,在秦时是叫奉常,到西汉时期的太常属的确是为皇室服务,主管掌宗庙事,一般不参加具体的行政事务,是九卿之首。属官主要有太史,太乐,太祝,太宰,太卜,太医六令丞,博士祭酒以及诸庙寝陵园,机构复杂,编制庞大。而这个太常属是为皇室办事,没有在民间传播,所以书中泛指的宗教信仰没有把它算进去。另外,《礼记》有些没搞懂,它好像是孔子写的,与《老子》《庄子》似乎没有直接的联系,道教的教主是老子,没有孔子的事吧?
ps:辽地的情节很快就要结束了,最近一直在啃西域五十国、印度支那各国、中东诸国(安息最难啃)的资料,经常在图书馆和书店当游魂,啃饱一些避免出错,见谅。(未完待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