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去车间人多,不好说。”
又扯扯旁边的小青年:
“东子,你跟咱哥具体说说,怎么个情况。”
那个叫东子的年轻人四下看了,挑个无人的阴凉地方,斟酌着开口:
“李哥,上回那几张图,该给您当面道谢的。”
香山笑道:
“没事儿,能用就行。”
小刘摇头:
“哥,这回又得再劳烦您一趟。”
香山想了想,问:
“是参数出了问题,还是图不对头?”
东子苦笑:
“都不是。怪我太贪心,不愿意老老实实在技术部带着,非得折腾出去,自己又没那个本事,结果弄了个烫手山芋。”又看一眼香山,有点懊悔:
“李哥您别误会,我没有别的意思。您上回那三张图太出彩,就是选材的时候,我又没了底。偏偏技术部那帮人,没一个能把原料定下来。选的工程材料太好,造价就高了,无端端的损失,财务部当然不答应。材料一般,又经不起折腾,恐怕有安全隐患。”
香山一听,原来是要他帮人帮到底,促成这个案子。
他沉思半晌,才回答:
“这事儿有点棘手,我在里面呆了好几年,许多最新的材料都不清楚。”李香山对自己的过去直言不讳,事实上,就算他不说,小刘肯定也早把这事儿跟东子交代清楚了。
三个人都沉默,气氛一时尴尬。
“这样,我回去查些资料,先定下几种备选。但是这类大型机器在投入生产之前一定要反复试验,需要大量材料和装备,你看这个周末能不能给我预备一间实验室?到时候需要模拟制作几个重要零
选材-->>(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