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谁出的鬼主意?
若是再加上一句“千秋万载,一统江湖”,那就稳妥妥地成了出名的东方教主了。
赵阳赶紧阻止他们的欢呼,他要为自己的子孙万代着想。
“如晦,何时为良辰吉时?”
杜如晦听到赵阳的询问,他掐指算了算,告诉赵阳中午的时候,就是今日的良辰吉时。
赵阳告诉众臣,中午的时候他要开府建衙,而且这次将会大调整。
大家心里顿时紧张起来,辛劳这么久了,不知道最后自己能获得怎么样的官职。
时间渐渐流逝,很快便到了中午时分。
随着典礼官的一声呼唤,外面便响起了乐声,众臣在赵云和王猛的带领下,缓缓进入大殿之中。
此刻外面的匾额,已经更换为唐侯府的字样。
大殿的名称也改为了金銮殿,这个名字让赵云等人听着舒服,当然也不会跟许昌的宫殿有所冲突。
赵阳站在上方,看着缓缓走进来的文武诸臣,他心里很是欣慰。
从当年灭山贼聚财买官,到现在麾下人才济济,这一路走来的艰辛,让他难以忘怀。
若是君凡还在那该多好啊!
赵云和赵风心中,浮现出夏侯兰的模样,他们心里十分悲痛。
“参见主公,参见唐侯!”
诸臣在礼仪官的指挥下,向上方的赵阳见礼。
赵阳欣然接受了,等待见礼完毕后,他讲了一些感激的话,让诸臣都明白,他赵阳并没有忘记他们的付出。
“这么多年来,诸位兄弟伴随我一步步走到现在,本侯心里十分清楚,今天就针对大家论功行赏。”
赵阳的一波鸡汤泼下,下面的群臣们都欢呼起来。
赵阳制止了他们的欢腾,然后在桌案上拿了一叠纸,他把耿武喊上来,让他给大家宣读一遍。
“唐侯令:王猛、刘基、贾诩、房乔、杜如晦、沮授和陈宫,为我方七大军师,只受命于唐侯管辖。”
耿武每念一个名字,点到的人走到大殿中间,等到耿武念完,王猛等人纷纷拱手领命。
第二九九章 开府建衙(一)-->>(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