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正月十四日,北京。
一架由32名锦衣卫抬起的巨大龙轿内置炭炉,如同一座移动的暖阁,正德此时正坐在龙轿之内,被四周的大臣们簇拥着缓缓朝南郊走去。
春节前,正德拖着病体终于回到北京,但身体状况却越加严重,除了陪母亲张太后吃年夜饭时露过一次面,就一直躲在豹房中不敢见人。
朝中大臣皆以为正德躲在豹房嬉乐,倒也无可奈何,毕竟这个天子胡闹惯了,众大臣也只得由着他去。
时间飞逝,转眼间就到了元宵节前日,眼看春节就要过去,却还没有举行祭天大礼,正德知道躲不过,只好拖着病体率领功勋贵戚和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前往南郊祭天。
郊祀祭天是中国古代帝王举行祭祀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帝王带领三公九卿等诸大臣依据礼法于国都郊外祭祀上天,感恩上苍,为百姓和国家祈福。
汉武帝定郊祀之礼,具有方术和游仙色彩;汉末王莽确定了儒家祭祀体系;魏晋南北朝时期频繁地“告代祭天”成为改朝换代的标志;隋唐时期大型礼书的编纂标志着郊祀制度的最终完善。
汉唐祭祀礼仪活动具有极强的保守性,对“天神”(即上帝)、“地祗”(即后土)及“人鬼”(即“先妣”、“先祖”)的祭祀是汉唐国家祭祀的主要内容,并且逐步定型为南郊祀天、北郊祭地、“五郊”祀五帝,宗庙享人祖的仪式活动。
帝王通过祭天获得沟通神圣世界与世俗国家的独占权,以之作为王权合法性的基础和终极来源。因此,正德不得不亲自带领百官来南郊进行祭天祀礼。
外面的寒风依旧刺骨,正德蜷缩在暖融融的龙轿内不停打着寒颤,此时的他就如同一具病入膏肓的行尸,全靠意志在支撑自己保持清醒。
浩浩荡荡的人群在雪地中踏行半个时辰后,终于来到南郊,正德扔下裹在身上的大氅,略微整理一番仪容便走下龙轿。
刚一下地,正德就觉得寒风如钢刀般刺骨,眼前顿时一黑,险些就要晕倒,于是忙扶着轿子深吸一口气,在原地站定半晌,而后又强撑着身子主持大祀礼。
张永等人见正德站在轿旁半天未动,知道定是他身体有恙,但此时也不敢上前搀扶,若是被群臣看出正德身体有恙,那此事就会败露,到时候他们这些人一个也逃脱不了干系。
如今只能过一天算一天,祈祷正德能多捱几天吧!张永在心中默叹一口气,担忧地看向正德。
在礼部官员的操持下,正德一项项做完那些繁琐的礼仪,到了行初献礼时,正德刚跪下敬拜天地,忽然觉得眼前一黑,强撑着自己不要倒下,但接着就觉得嗓子一痒,忍不住吐出一大口鲜血,而后瘫倒在地,浑身再也使不上半分力气。
张永等人一见正德口吐鲜血晕倒,立马上前搀扶,旁边的百官也纷纷围了上来,整个会场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第三卷:改朝换代 第二百章 改朝换代-->>(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