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又经过西周的姜尚,春旗时期的管仲和司马穰苴,以及“兵圣”孙武等人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等流传到三国时期,在诸葛孔明的努力下终于到达了巅锋,完善为八阵!
八阵图分别以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命名,加上中军共是九个大阵。周围八阵各以六个小阵组成,中军则由十六个小阵组成,共计六十四个小阵。
八阵中,天、地、风、云为“四正”,龙(青龙)、虎(白虎)、鸟(朱雀)、蛇(螣蛇)为“四奇”。另外,尚有二十四阵布于后方,以为机动之用。
诸葛亮创制的这套“八阵图”不仅兼容了天文地理,还吸收了道家八卦的排列组合,虽然苦涩难懂,却可以抵挡数万精兵。
凭借此阵,诸葛孔明打败刚刚击溃关羽兵锋正盛的陆逊,使蜀国化险为夷。
蜀汉第二次北上伐魏期间,诸葛孔明更是凭借八阵图将司马懿率领的军队杀得丢盔弃甲,差点全军覆没。
可惜此阵只能用作防守,因此王守仁只能用此阵将朱训桢等人围困在山城之中,而无法主动出击扫平联军。
朱训桢看山下的明军摆出早已失传的八阵图,心中无比后悔,也终于明白王守仁之所以拖自己三日,正是为了操练兵卒熟练掌握八阵图。
古代的信息通讯技术极为落后,战场的信息、命令很难迅速层层传递的。
尽管有令旗以及锣鼓等各种乐器来传达命令,但这种“擂鼓进军,鸣金收兵”的通讯技术能够传递的信息非常少。因此,战阵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战阵中的军队被划分为各部各队,而上级指挥员只需对下一层的指挥员进行传令即可,这使得信息的传递更为简单有效,各级根据指令完成相应的战术动作,战争得以有序地进行。
若无战阵,军队在对敌之时只能搅成一团互相撕咬,各兵种、武器的配合也没有足够的展开空间,不仅误伤严重,更难以发挥出部队的战斗力。
此外,战阵一般配合战术使用,来针对敌人的弱点进行打击。
《武经总要》曾对战阵的作用进行讨论,认为正确使用阵法:“先偏后伍,弥缝其缺,用以乘机而佐胜”,可以“因山川形势之宜,讲步骑离合之要,不嚣不隘,按阵而居,常以我逸待彼劳,常以我治待彼乱,常以我近待彼远,常以我饱待彼饥”,来获得对敌的优势。
若是自己趁明军刚刚上岸,立足未稳时与之决战,说不定还能搏得一线生机,亦或者趁明军围困初期,大胆派出一支奇兵偷袭,探明对方虚实,也不至于落入如今境况。
谷黎阳见朱训桢面色阴沉,一直沉默不语,便开口说道:“老夫听说这八阵图变化无穷,十分精妙,能够困住数十倍之敌,但山下的明军只摆出八阵图中的‘蛇蟠阵’和‘鸟翔阵’,难道王掌门想用一种阵法就困住我方十万精兵?”
第三卷:改朝换代 第一百九十三章 战阵对决-->>(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