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江苏,淮安,清江浦。
自正德皇帝被天地盟盟主刺杀后,清江浦一直处在禁军的严密监守之下,繁忙的水港除停泊在码头的皇家舰队外,连一艘小舟的影子都见不到。
但今日沉寂的水港突然热闹起来,一艘艘远洋巨舰船从南方驶来停泊在河道中,接着从巨舰上垂下无数小舟,一队队铠甲鲜亮的士兵乘小舟迅速上岸集结,而后在一名身穿莽龙袍的中年太监带领下朝淮安城迅速奔赶。
正德此时端坐在府衙之上,旁边是张永、丘聚、谷大用等一众内宦和梁储、蒋冕、王守仁等一众大臣。
魏彬匆匆走入府衙,见脸色惨白的正德安然坐在上首,心中不由一酸,眼泪差点儿忍不住掉下来。
方才在入城之前,已听江彬向自己透露过正德遇刺一事,这才明白皇上为何急召自己返程,如今见正德带伤坐在上位接见自己,忙跪在地上拜道:“启禀皇上,老奴一接到密令就带着三大营的京军和大明水师火速返航,一路来星夜兼程不敢有丝毫懈怠,终于不负皇命提前抵达淮安!”
正德微微点头,看着被烈日和海风侵蚀得又黑又瘦的魏彬,心中感到一丝欣慰:这些宦官对下虽有些飞扬跋扈,但对自己无一不忠心耿耿,有他们护卫在身边,自己才能真正放心。
让魏彬平身后,正德平静的对众人说道:“三大营的京军已经抵达淮安,众卿即刻回去准备粮草辎重,明日正午大军拔营,顺水路北上,直抵通州!”
众人闻言皆俯身领命,梁储、蒋冕二位阁老此时心中却又喜又忧,喜的是终于可以安然返京,忧的是正德如今体弱身虚,返京后该如何向张太后和杨首辅交代?
北京,紫禁城。
十月的京城已经透满秋意,高大的城墙之中,矗立着一座堪称建筑奇迹的巍峨宫殿。
此时,在红墙金瓦相交辉映的宫殿深处,一名身穿绯袍、胸前绣着一只仙鹤的苍老大臣正向南凝望,脸上充满忧虑,此人正是内阁首辅杨廷和杨大学士!
杨廷和,字介夫,号石斋,汉族,四川成都府新都人,明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
年少成名的杨廷和十二岁乡试中举,成化十四年(1478年),年仅十九岁的他又考中进士,授翰林检讨。
在明朝,考个秀才在十里八乡已经算得上是了不得的文化人,有见到县官不用下跪的特权,县官更不敢随便打秀才屁股的板子。
而且在政治上,秀才还有向县官建言的权力,类似于现代社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若是秀才能考中举人,那就更加了不得,各项赋税都不需要上交,当地的富人和农民为了避税往往会把自家田产挂在举人名下,光这一项好处,举人一家吃喝用度就不用发愁,更何况举人在官员不足的情况下还有直接补位做官的特权。
但举人的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能考上举人的秀才无
第三卷:改朝换代 第一百七十六章 三朝老臣-->>(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