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卷:改朝换代 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病痊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销声匿迹,心头不由暗自一笑,但面色依旧冷漠,沉稳地下达指令,让正德配合自己的内息逐渐逼出九幽惊魂掌的毒性。

    随着一阵黑血咳出,正德面色惨白地倒在榻上喘气,心口那处乌黑的掌印赫然已经消失。

    看着浑身被汗水浸透,如同刚从浴桶中捞出来一般的正德,滕倪心中暗自生出几分赞许:没想到这个皇帝还能忍受住此等钻心之痛,倒是省下自己不少气力,仅此一点就比那些不学无术的纨绔皇族要强上万倍。

    也怪不得此人虽多遭天下非议,但却能够网罗到一大批英才为自己所用,将大明朝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想到此处,滕倪不禁在心中为朱训桢一族感到叹息。自永乐皇帝篡位以来,大明运势极佳,先是迎来洪熙、宣德两朝的“仁宣之治”,使百姓安居乐业,朝野上下齐心,朱训桢先祖难寻良机夺位。

    正统年间发生土木堡之变,按说是天赐良机,但关键时刻大臣于谦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匡扶社稷,朱训桢一族虽想趁机夺位,但面对汉人的宿敌——北方蒙元残势,最终还是选择跟于谦联手,共御外敌。

    至成化年末,天下渐生乱象,朱训桢之父趁机潜回中原,培育出一批心腹力量,但还没来得及起事,宪宗朱见深突然病急驾崩,由三子朱佑樘继位,史称孝宗,年号弘治。

    朱佑樘继位后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开创了“弘治中兴”的局面。

    晚年虽宠信宦官李广,但是立刻改过自新,后世对其评价极高,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曾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因此,朱训桢的父亲终其一生也没能寻得良机夺回帝位,只得将自己培育的力量交给儿子,让其伺机而动。

    到了正德一朝,朱训桢见天下生乱,北有鞑靼、瓦剌窥视,南有东瀛浪人骚乱,各路王爷也纷纷起兵反叛,觉得时机已到,遂潜回中原,准备夺位大业,但没想到南京之战竟败于王守仁之手,因此只好出逃东瀛,伺机再夺帝位。

    正德在榻上缓了一盏茶的时间,才强撑起虚弱的身体开口问道:“朕所受毒掌已愈?”

    滕倪闻言从沉思中缓过神来,冲正德点点头。正德脸色浮现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意:“多谢。”

    滕倪听到正德道谢不由一愣,问道:“你身中毒掌本就是被我所伤,应该记恨我才对,又何须道谢?”

    正德缓缓地摇摇头说道:“那日在城外若不是你突然出现,朕早已亡于反贼棍下,所以你对朕是有救命之恩,与那致命一掌功过相抵,不予追究。”

    正德喘了口气继续说到:“今日又蒙你出手相救,才化解这致命毒掌,说到底,你对朕依然有恩。我朱厚照

第三卷:改朝换代 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病痊愈-->>(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