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逐渐安静下来。
朱钦灵与滕倪等人从湖底游上湖面,只觉一路光线越来越亮,跃出湖面后抬头一看,东方的天际一轮朝阳喷薄而出,红彤彤的霞云围绕在清晨的太阳周围,照耀着充满生气的大地。
放眼环顾四周,此处正是白龙池,只是池边除地下洞穴逃出的众人外空无一人,不似大家潜入白龙池斩杀水猴时那般热闹,更显得清冷凄凉。
劫后余生的众人看到太阳不禁喜极而泣,从来没这么渴望见到头顶的太阳,内心似乎也在忍不住呼喊:出来了!真的逃出来了!从那座凶险无比,步步伴随死亡的地下洞窟逃出来了!
朱钦灵看着朝阳也露出一丝微笑,只有经历过死亡的伴舞,才会发现一个平常的清晨、一株普通的草木、一阵微凉的清风竟是那么的美好。
众人上岸后不顾浑身湿透的衣服,在岸边又唱又跳,尽情发泄着心中的情感,有些人笑着笑着忽然流下眼泪失声痛哭,定是想起死在洞穴内的挚友同伴。
只有滕倪与莫小雅等人面色甚至比在湖底时更加冷峻,仿佛此刻并不是逃出生天,而是面对更大的危险。
脱离外部的威胁,天地盟众人与了尘、朱钦灵等人又分成几个阵营,互相之间小心提防,生怕哪一方旧事重提,再生歹意。
就在夏侯鼎与朱钦灵等人互相防备时,一阵悠扬的琴声忽然从远方传来,朱钦灵粗通音律,只觉绵长凄切,但莫小雅听到这阵琴声后却是小脸煞白,滕倪也在同一时刻皱起了眉头。
琴声由远及近,一群身穿黑衣、面蒙黑巾的神秘人随着这阵琴声从四面八方出现,将朱钦灵等人牢牢围在中间,而后一名身披月白色长袍的长发女子坐在一顶由十六名壮汉同时抬起的奢华敞篷轿子上缓缓来到众人面前。
朱钦灵见这女子面容冷艳,双眸似水却幽谧如冰,似乎能看透一切,凝脂般雪白的肌肤中透着粉红,一双朱唇语若嫣然,如丝绸般顺滑黑亮的长发直垂丰tun后,扬起青丝随风舞动,如仙子般脱俗。
长发女子面前的桌案上放着一张样式古朴的长琴,在琴的尾部还有一道被火烧出的焦痕,纤纤十指正在琴上来回拨弄,看来那阵悠长的琴声正是由其奏出。
一曲奏罢,众人仍沉醉在凄切的琴声中不能自抑,空气似乎凝结般安静,过了良久,法相才颂了一声佛号说到:“若是小僧未猜错,施主案前那张古琴乃是传说中的‘焦尾’琴吧。”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
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
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而白袍女子案前
第二卷:神墓夺鼎 第一百三十一章 又生波澜-->>(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