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神墓夺鼎 第七十八章 九边重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中,直接负责保卫京师安全的宣府镇更被称作九边首镇,素有“九边冲要数宣府”之誉,屯兵高达十数万,装备也最为精良。

    卜赤身边的千夫长们看着眼前巨大的城关,不知首领为何要在此处与明军叫阵。要知道长城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防御重点在于各个关口和要塞,而绝大部分的长城则是预警的烽火台,并不是重兵把守的城墙。

    只要他们绕道而行去防守薄弱的地点,便有机会派小股骑兵潜入长城以南掠取一番。当年土木堡之变,瓦剌太师也先就是派一支精骑绕道,突破长城防线,才将明英宗虏获。

    谁也不知道卜赤用意何在,但又无法忤逆首领的命令,只好一连几天在城关处叫阵。

    宣府的守兵开始以为鞑靼要攻城,但一连几天发现只有骑兵在城下叫阵,对方并无大型的攻城器械,便也放心下来,除非这些骑兵能飞天,否则断然越不过宣府半步。

    鞑靼在城下叫阵数日后,见明军一直龟缩不出,便四散开来,往防御薄弱处去掠抢物资。

    见鞑靼撤兵,城内的明军也松了口气,却不知,卜赤的战略意图早已达成。

    数日前,就在鞑靼兵临城下时,附近明军齐聚宣化,除宣化防守的固若金汤外,其它地段的长城兵力更加空虚,趁此机会,鞑靼的一小队骑兵已经神不知鬼不觉的越过长城。

    这小队人马越过长城后,并没有像以往一样烧杀抢掠,而是迅速藏起武器换上衣服,扮成与大明贸易的商客,沿着官道一路向南奔去。

    南京,紫禁城。

    一脸愠色的正德怒斥梁储,殿下大臣皆噤若寒蝉,只有这两位阁老依旧面色不改,坦然接受正德的训斥。

    二人在来之前已经做好死谏的准备,自然不会有丝毫退让,等正德怒斥完后,相对敦厚的蒋冕开口说道:“启禀皇上,古人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大明朝当然是皇上的大明朝。”不等正德插话,这老头儿又接着说到:“但荀子也曾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宁王之乱已平,皇上却仍率大军南征,一路多有损耗民力,如此下去,于国家不利,望皇上三思!”

    正德一听蒋冕所言,肺都快被气炸,自己一心为国,御驾亲征,就是为了剿灭叛乱和帝国隐患。为此还身中九幽惊魂掌,差点命丧黄泉,但如此功绩却被这老头儿说成损耗民力,真是岂有此理!

    见正德面色铁青,大臣中赶忙走出一位身着绯袍、胸绣仙鹤的老臣,对站在玉阶前的蒋冕说到:“敬之,你有所不知,皇上到南京hou进一步剿灭乱党,将出逃宁王再次生擒,其功绩可彰日月。至于损耗民力之说,战争哪里有不劳民伤财的,有道是长痛不如短痛,如果不将这些叛逆一网打尽,长此以往,才是对大明真正的祸患呀!”

    蒋冕听闻

第二卷:神墓夺鼎 第七十八章 九边重镇-->>(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