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官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是官银?”

    潘恩问道。

    阿碧答道:“不好说,平江府的富商攒了许多碎银的话,也会熔铸成枫桥撇子的模样。枫桥撇子每百两可升水五两六钱,公子可拿出一枚银锭瞧瞧底部,倘若是官银的话应当铸有文字。”

    潘恩拿出一枚银锭翻转过来,只见底部果真刻着字。

    “坏事了!公子,还是平江府的库银,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官府库银,那丁典史莫不是想害你!”

    阿碧慌了神。

    大靖朝律法森严,据说早年间银炉开设都需要经过户部许可,给部照以为凭执,地方都不得任意增设。后来法令松弛才逐渐出现的私银炉,但私银炉没有备案,是断然不可能在银锭上刻工匠名字和所属州府的。也就只有经过官方许可的官银炉,在州县征收钱粮时,须由州县允许的官银匠进行操作,在府库里由布政使特许的官银匠操作时候,才能打赏工匠名字,年月日以及所属州府的字样。而这些官银通常是送往省库,再由省库转往国库,按律令是不得

第十二章 官银-->>(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