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8章 评估管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走在市场前面的分析工具。”

    如果大家看到这里还不是很理解,就想象一下如下场景:

    某公司管理层今天对外宣布要并购元宇宙概念的游戏公司,于是股价大涨,但我们研究了公司历年与管理层相关的资料后得出管理层经常说大话忽悠投资者,十次并购九次失败,或者管理层过往的收购大概率都让公司赔钱,并未产生互利共赢的协同效应。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对目前市场上这个“元宇宙概念”的收购行为产生警惕,至少当别的投资者狂热追进去的时候,我们能保持冷静与理性,客观分析股价未来的走势。

    巴菲特的投资总是被人称为“价值投资”,包括上雪把《雪视角》写到这里,肯定很多人以为上雪我是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不搞技术分析也不碰成长股的那种,似乎只有廉价的便宜货才能吸引我,但其实这种理解比较片面,就好像一些新朋友刚看见我,就依据我的长相来评判我的思想一样。

    在投资学里,确实有两个流派:价值派和成长派,好似这两个流派从来都水火不容的,但其实价值跟成长不分彼此,就好像我们把墨水滴入水中,两者肯定会互相交融形成一个共同体,资本市场就是价值和成长的共同体。谷

    对此巴菲特的好基友芒格说:“区分‘价值’与‘成长’在我看来简直是胡址。这为一群养老基金顾问靠夸夸其谈收取费用提供了方便,这也是一种让一个顾问区别于另一个顾问的方式。但对我而言,所有聪明的投资都是价值投资。”

    我们在做投资时,不要陷入“教科书”陷阱,把自己根据教科书上面的分类做自我定义,就比如上雪绝对不会说自己是“价值投资者”,也不会认为自己是“成长型投资者”。

    如果一个好公司股价跌破净资产,我分析过后觉得它的股价就是被错杀的,一定能涨回去,我会毫不犹豫地买进;而当另一家好公司的股价比合理估值还贵那么一点点,但因为它具有高成长性,短的时间内就能消化这个估值,我也会出手。

    我不会严格区分我的投资行为究竟是价值还是成长,只要这个价格对于未来的这家公司而言极度便宜,我就会下手,因为之前我告诉过大家,投资要看未来,你们如果总看着现在,买什么都贵。

    书里给了我们举了一个把

第58章 评估管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