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年复合增长率,也就是复利,可以在50年的时间里超过20%是非常恐怖的,不信你们现在可以用你的家庭总资产乘以1.2的50次方,看看50年后的资产总额是多少。
上雪要强调,巴菲特如果激进一些,他的年化收益率根本不止21%这个数,因为他手里总是存着大把的现金以备不时之需,而这些现金揣在手上只会贬值而不能产生任何价值。
这与目前国内很多大型基金经理的风格截然不同。
为了基金的年度排名,有些基金经理在周期好的时候经常把股票仓位加到95%以上,组合里只保留5%不到的现金,这种激进式做法可以让他们的业绩在当年远远跑赢市场,吸引一大票跟风购买的散户,于是他们所管理的基金规模会快速扩大,从而个人拿走巨额管理费。
大家要知道,基金管理费只跟基金规模挂钩,如果一个基金经理想赚快钱,他即便知道市场风险收益比已经非常低,还是愿意冒着巨大的风险重仓持有股票并且不愿防守退出。
不仅如此,同一家基金公司还打着明星基金经理的旗号不停推出持仓差不多的新基金吸引大家进场,为的就是多收你们一道手续费和管理费。
新基金募集过来的钱正好用来把老基金里的持仓股重复购买一遍,从而继续推高老基的基金净值,吸引散户不断进场。
在没有笨蛋承担损失之前,泡沫是不会破裂的,只不过很可惜,承担损失的笨蛋往往就是那些只看收益率不关注风险,自身认知非常匮乏的投资者。
当市场上的笨蛋都进来的差不多了,后续也就没有足够的笨蛋接盘,泡沫自然也就破了。
最后跟风买进去的人亏了多少跟基金经理没关系,他们光是2%的管理费都破了亿,然后他们又在业绩最好的时候赶紧升职为管理岗或者跳槽到私募抬高身价,留给原先基金持有者的就是一地鸡毛。
国内目前的基金行业是销售驱动,这种体制本身就会造成非常大的问题,里头的水很深,回头《雪视角》聊到基金的时候上雪自然会跟大家详细说,这里上雪要强调的是,巴菲特这样“变相”的基金经理,其实对股东长期利益是最负责的。
因为他手里永远握有大把现金,以至于当市场发生危机的时候他可以不断买入摊
第25章 不同量级-->>(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