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优异的可以留校任教,此外还有两种选择。”
    “其一,”他竖起根手指,“到帝国紧需大夫的郡县行医十年。当然,就职的诊所医院以及相应的药物,当地官府会事先准备好。”
    “其二,”不待下面众人反应,小丁子又树起第二根手指。
    “到帝国各军团就职军医十年。”
    “当然,无论到地方还是到边疆,各位只要救死扶伤,行使大夫的职责,朝廷都会发放相应的薪水。”
    “十年期满,如果各位愿意留职,朝廷欢迎;如果有意离开自谋生路,比如自创诊所药堂之类,朝廷也绝不阻拦。”
    众人面面相觑。
    有人心动也有人犹豫。
    十年,说长不长。
    然而这个世道,人生六十便已古来稀。
    再加上入学学习的时间,还能陪伴家人多久?
    这是个问题。
    但如果真的学成了,以后家里就有了一技之长,或许谈不上荣华富贵,至少不用再担心衣食问题。
    众人不禁有些踌躇。
    然而最先站出来的李阿珠这回却是再次看了看苗冬的身影后,一咬身前枯黄的麻花辫,径直走了上去。
    她一鞠到地。
    “如果学院真收女弟子,我李阿珠有意入学。”
    她早已伶仃一人,此时又值寒冬,饿寒交迫中随时都可能命丧黄泉。
    既然如此,不如入学去学门医术。
    至于未来,她没有想过。
    但无论如何,总比饿死或冷死街头巷尾好。
    “姑娘,”有人失声喊住她,“你真信他说的啊。”
    百姓们虽然穷困潦倒,也没念过什么书,但能活到现在,心底都精明着。
    别看朝廷给了毕业生两个选择,其实上最先入学的这批人,最后的去向九成是各军团。
    军团,那可是要随军上前线的。
    而他们之所以成了流民,很多都是因为躲避战乱。
    咳。
    张大娘子适时站了出来。
    “师父,”小丁子松了口气,“您来了。”
    张大娘子微微一笑,“把话筒给我,你去喝点汤暖暖身子。”
    “好咧。”小丁子自然无不允命。
    嗡~
    下面队伍很长,除了最前面的盯着粥摊狂咽口水,其他人的注意力大多在高台上,不禁一阵哄动。
    “看,是张大夫。”
    云垂虽大,但女大夫和女商首一样屈指可数。
    世人好八卦,就算没见过张大娘子,但多少也有耳闻。
    特别是星澜大运河两边的贫民窟,只要提及女神医,可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第754章 去向-->>(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