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章 以诗会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告后来者。

    要是再有人写这种东西,这群已经高龄的老学士们也必定拿着戒尺飞速奔来,把这些人的头给他敲碎了。

    那几位不知为何信心满满,自鸣得意的愣头青们,自然被羞红了脸的宗门领队给拉走了,免得丢他们门派的脸。

    “师兄?要我来写吗?”

    文诗酒见闹剧过后,其他人大多都开始动笔,魏庄却仍是老神在在地吃着果品,不免问道。

    “不着急,让他们先写,接着奏乐,接着舞。”

    似是听得了魏庄的要求,或是为了缓和一下那几位勇士搅乱的气氛,在湖心的南面,竟是真的出现了几位舞姬,伴着悠扬的音乐翩翩起舞。

    魏庄自然是不用担心的,且不说他自己有些水准,只说他在那颗蓝星某个东方国家接受的文化熏陶,就可以将这哥几个按在地上摩擦无数遍。

    至于不许抄袭?什么叫抄袭?读书人的事,能叫抄袭吗?这叫借鉴!

    毕竟只要脸皮足够,这些细节便算不得什么事。

    丢起一颗红果入了嘴,又塞过一块糕点进了师妹的口。

    “怎么总有一种投喂宠物的既视感?”

    魏庄看向师妹,却发现她虽是一脸无奈,却还是乖巧地吃下了糕点,算是被驯服了。

    他们如此悠闲,其余众人自然是在冥思苦想,奋笔疾书。

    自然也是有几句好的,得了翰林院学士的上佳的评价,有了几句上上的诗词歌赋诞生,只是背后的几位老学士总觉得差了些什么。

    虽然皇室、天青华宗、六玄门、浮屠寺等大势力手下的高才确实作出了些精妙的诗词佳句来,但总总没有那种惊艳的感觉。

    直至魏庄吃毕了席上的美食,终于在香将燃尽时动起身来。

    “饱了,且待我替华夏伸伸懒腰。师妹,为我磨墨。”

    上等的湖笔,细腻香醇的徽墨,洁白如玉的宣纸,坚而不燥、细而不滑的端砚,这架势气派,自然得符合身份与那五千年的文化底蕴。

    女子磨墨,男子提笔,挥洒自如,端正的小楷字落笔纸上,停笔,揉成一个纸团给它丢进了湖心。

    “我说师兄,你这最后一步有什么深意吗?”

    不,只是无端手贱,必然得管住这一双贼爪子。

    只是待香火灭尽,主持者待宣布结束之时,突然金光大作。

    湖心之上飘来两个字:

    “绝顶!”

    未有半字评语,只是将那小楷字写作的诗词一首首呈现在湖心上空。

    言情一曲,引苏子之词,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词句并未有过多辞藻修饰,却在虚实的景物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凄清幽独,黯然魂销之情意,生死一线,天人永绝,隔断两处相思,哀声不绝,却只能枯槁而坐,空对孤坟。

    言事一则,请杜少陵之古今第一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全诗着重刻景着画,形、声、色、态,一一具现,纵横时空之间,由异乡飘泊而至多病残生,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又感慨时世艰难,忧国伤时,这为国为民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最后美人一诗,选的自然得是浪漫的仙人青莲居士写那位大唐盛世的象征的那首清平调了。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盛世繁华,水中捞月,这位大才子虽未见过贵妃之面,全诗也未入她身上半尺,却让人浮想联翩,仙人自现。

    众人皆为这三首诗词沉迷,诵读之下,不仅是合辙押韵,其中的情味景致更是声、色、情皆入得心去。

    “阿弥陀佛!老衲……”

    “你给我坐那!”

    枯玄和尚似乎又是有了感悟,正想站起身来说些什么,却被天灵仙子几人给压了下来。

    来一回你感悟,来一回你感悟,你吖砸场子的是吧!

    只是压住了老和尚,天外边几乎是飞奔而来的几位翰林院老学士们可就压不住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