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34章 我做旁读生也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顶了。接下来,吴迪也要走出去……”

    最近,确实,医院的不少人已经开始走出去了,杜小平被柏林教会医院聘请为客座教授,孟飞云也在耶鲁拿了一顶客座教授的头衔;胡一刀在马来聘任为国立医院的客座教授;孙一谷虽然不是安泰医院的员工,也被日国国立医学院聘请为针灸学的教授……

    一大波人被外面的医学院,医院聘请了,这其实也是安泰医院准备腾飞的兆头之一。

    至于才加入中国籍的那群外国教授,他们本来就被国外的大学聘请了,现在还陆续被国外的大学聘请。

    刘牧樵数了一下,安泰医院加上德欣医院的外国佬,总是为68人,离刘牧樵的300人还差不少。

    这68人都是精英,都是人才,其中像凯琳这样的超级大佬总数有5个,刘牧樵最想得到的就是这种精英。

    得到这样的人才,就相当于刘牧樵开到了一个高级宝盒,这个学科很快就能成为国际先进学科。

    普外科的凯琳就是一个例子,普外科现在在凯琳教授的带领下,已经上来了,甲状腺和乳腺手术都成了安泰医院的品牌科室。

    “老大,有一件事,我还是要问清楚,你说长期把我放在协和医院,这个长期到底是几年?3年,5年,还是10年?”朱亚光问。

    “这个,其实还要看你自己。3年肯定短了,10年可能长了。你的家安在清江市,10年,你都60了!5年后,你两边上班比较好,那个时候,你手下人都是顶梁柱,你主要是做手术方案设计和手术指导,两个医院,你都是长老级人物,也解决了你的归宿问题,安泰医院,协和医院,都是你的大本营。”

    刘牧樵的安排也是临时考虑的,过去,也没有认真考虑过。

    这种设计比较好,朱亚光就没有出走的感觉了,今后安泰医院名气大了,他还是安泰医院的一员,归属感就有了。

    “这样好,谢谢您老大。我真怕成了弃婴,你不知道,我经常在思考这

第1834章 我做旁读生也行-->>(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