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人,可都是吕布的左膀右臂,身份非同小可,谁捉住他们,都是大功一件,所以,徐晃亲自押解,以此证明是他捉了陈宫的。
曹cao见到陈宫,一时心里有一种百感交杂的感觉,神se有点复杂的望着陈宫道:“公台别来无恙!”
陈宫依然一脸云淡风轻的样子,看其神se,似根本就没有成了阶下囚的觉悟,他并没有明答曹cao似是问侯的话,而是盯着曹cao,答非所问的道:“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
曹cao摇头,大家似心照不宣的道:“吾心不正,公又奈何独事吕布?”
陈宫脸上现出一种不宵,又似是痛恨的神se,但跟着又隐去,简短的道:“吕布虽无谋,不似你诡诈jian险。”
“呵呵……”曹cao失笑,似不再想与陈宫议论这些心照不宣的事。转言道:“公台自谓足智多谋,今竟何如?”
陈宫知道曹cao是说他陈宫自以为足智多谋,有他辅助,便可得天下,可是,如今他陈宫还不是成了曹cao的阶下囚?嗯,陈宫听得出,曹cao如此说,是有暗讽陈宫不自量力,不跟他曹cao混也就算了。还想与他曹cao作对?现在,他陈宫还不是败了?生死还不是他曹cao说了算?
现在,曹cao是问陈宫是想死还是想活。
聪明人说话,不用多说什么,一言两句。便可以互相知对方想说的意思。
陈宫知道,如果他想活。却也不是这么简单。不是像魏续、侯成、宋宪等人降了曹cao便可以苟且偷生。他降,却有着不同的意义的。
因为,只有他和曹cao知道,他当初为何从了曹cao后又再叛离了曹cao。那是因为他已经看穿了曹cao那jian恶jian邪的本质,所以,知道曹cao并非是一代明公。亦非大汉的救世主。所以,他就要离开曹cao。
假若他现在,因为想苟且偷生而再降了曹cao,那么。他就等于是认同了曹cao当年杀了吕伯奢一家是对的,等于认同了曹cao所说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是对的。假如说,陈宫现在再投效曹cao,那么,他就必需要维护曹cao的形象。那么,他就要为之前当着两军数十万人马,将曹cao当年所犯下来的错事说出去的事负责。嗯,就是说,他要为曹cao澄清,要将事实歪曲。到时候,不但不要说曹cao有错,反而要将吕伯奢一家人说成是该死之人,是jian邪的一家人。
这个世事便是如此,正邪不两立,如果说,在陈宫的心目中,认为曹cao是jian邪的话,那么,吕伯奢一家就是好人。假若,要将曹cao说成是好人的话,那么吕伯奢一家,便是jian邪之人。
当年,血淋淋的场面沥沥在目。连人家的妇人小孩都不放过,每每想起来,陈宫的心里,就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罪恶感,尤其是后来在逃走的路上,陈宫没想到曹cao还会对路上碰到去换酒的老者吕伯奢下毒手。吕伯奢死前的那种神se还带着换到酒回来招持曹cao他们而欢喜高兴的表情,在被曹cao杀死之时,他那眼内的愕然不解,一直到现在,都在无时夫刻的在拷问陈宫的良心。
杀人者偿命,陈宫现在,他是多么的后悔,当初怎么不趁曹cao熟睡而杀了曹cao以慰那吕伯奢在天之灵。
所以,陈宫是绝无可以再投曹cao的,他首先就是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一关。
所以,他不正面回答应曹cao,转而望向一旁的吕布,神se当中,有爱有恨,有恨铁不成钢的神se。他怒目一瞪吕布道:“恨此人不从吾言!若从吾言,未必被擒也。”
吕布方才,气焰滔天,但是,如今看到陈宫,他还真的有点yu放无言,在心里,竟然当真的似有点怕陈宫的样子,嗯,或者,还有一点觉得对不起陈宫的念头。
吕布一生,何其自负?
如果说,曹cao的自负,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他表面根本似不知错的样子,可是,他的内心里,始终都知道是自己错的,说出那样的一句话,其实只是在为自己所犯的错误而找一个借口,找一个台阶下台罢了。
可是,吕布呢,他对于自己所做过的事,是根本就没有对错的念头,一生当中,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是对是错。所以,他就根本不知错。
但是,在这一切,他却知道自己错了,哪怕他还是不太清楚自己错在哪里,可是,他知道自己错了,觉得有点没有面目再面对陈宫。他知道,如果自己能够听从陈宫的教诲,或者,他就不会有今天的结局。
所以,吕布可能是生平第一次,觉得自己错了,有点不敢面对陈宫,他低下了高傲的头颅,连看都没敢看陈宫。
当然,吕布并非能言善辩之辈,所以,也不知道要对陈宫说什么,如此,他也就只能不发一言。何况,此刻他与陈宫都已经成了曹cao的阶下囚,现在,再说什么。的确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意义。
第五百三十三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