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章 网络综艺试水&巡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压根不用跟高管汇报,李子强直接回了一封邮件。

    同意!

    不就是提高赞助费?

    五百万够不够?

    不够?

    那就800万!

    一千万以下的活动,他都有先斩后奏的权力,事后向高层补充一个情况说明就行。

    另一边。

    喜力华夏的营销副总就没有李子强那么大的权限了,毕竟,李子强的蓝色风暴活动极大提高了百事的市占率。

    他在总部都挂了号的,权限不是一般的大。

    虽然权限没那么高,喜力最终也跟着发了函件。

    同意!

    不过,他们迟了一步,百事可乐以600万的费用拿到了独家冠名的权力。

    除了跟百事等赞助商达成合作,李杰还跟光线传媒搭上了线。

    这年头,电视台是大爷,想从里面挖人做网络综艺,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电视台之外,想要找一支成熟的团队,那也难。

    数来数去,也就光线传媒这样的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有能力,也有意愿接下这样的节目。

    只是,看着光线传媒列出的预算投入表,沈黎挥直撮牙花子。

    光线一共给了三个方案。

    豪华办。

    普通办。

    省钱办。

    豪办的投入是3000万。

    普通办是2000万。

    省钱办是1000万。

    关键这只是节目本身的制作成本,没有计算嘉宾成本,场地租赁、设备租赁也只是毛估估。

    真正实行起来,可能还会高一点。

    这个价格没有把李杰吓倒,反而让沈黎挥惊了一跳。

    2005年的钱,很值钱。

    火遍全国的超级女声,制作费用不过3000-4000万。

    超女是什么级别的活动?

    能载入各种电视节目史的节目。

    改变内地乐坛生态的节目!

    “靠,这也太贵了吧?”

    看着光线提供的预算表,李戒也跳脚了。

    夸张。

    “还行吧。”

    李杰指了指方案里的清单。

    “他们用的设备全是索尼高清摄影系,机位一共十五个,而且是五期总共3000万,一期的成本也就600万。”

    “600万也贵啊。”

    虽然花的不是他的钱,但李戒也心疼啊。

    卡子的钱,也是钱!

    不是大水淌来的!

    “要不按照最低的那一档来做?”

    “不用。”

    光线的报价虽然削微贵了那么一丢丢,但大概也就10%左右的利润,让别人干活,总得给钱吧?

    “回头我改改就发回去。”

    身为甲方,不给乙方上点压力怎么行?

    必须要上上强度!

    钱,可以赚。

    事必须要办好。

    何况,光线并不是惟一一家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光线传媒、欢乐传媒、派格太合、唐龙国际被戏称为‘民营四公子’。

    这四家公司都是从90年开始涉足民营节目制作。

    其中。

    光线的王常田是混的最好的那一个,他本人早期是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来先当了记者。

    是财经类记者,后来,他又进入燕京电视台创办了《燕京特快》,这是一档财经资讯类节目。

    再之后,电视台内部开始试行制播分离。

    王常田和《经济半小时》的编导谢胜华、张明亮,华夏信息报的副主任吕先福,以及《中华工商时报》的记者祝君一起创办了光线。

    他们都是政经类记者。

    而且是专业记者出身,所以,光线从诞生起就有着‘正规军’的素质。

    现在光线传媒也是民营四公子中发展的最好的一家。

    其他三家已经陆续掉队。

    ……

    一周后。

    李杰见到了光线的创始人王常田,他是一个外表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中年男人。

    “军哥,你好。”

    虽然他的年纪比李杰要大一点,但王常田还是喊‘军哥’,这已经是圈子里的惯例。

    不拘年纪大小,都喊军哥。

    “王总客气了。”

    两人握了握手,李杰领着王常田走进了工作室。

    对王常田,他知道的不是特别多,仅有一点点了解,不过,王常田对他的了解明显比普通人多很多。

    对方是他的歌迷。

    有了这层纽带,接下来的‘谈判’,不知道省了多少事。

    在一片和气的氛围下,双方达成协议。

    由

第54章 网络综艺试水&巡演-->>(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