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瓦子(2)梦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半天方道:“柔儿,你别难过了,你……”后面的话却不知道如何继续下去了。

    “我现在和你一样了,也是孤儿了。”安馨柔可怜兮兮地垂着头道:“青哥哥,你不会离开我吗?你不会看不起我了吧?”

    “怎么会呢?柔儿你说什么呢?”魏青大吃一惊道:“柔儿,你把我想成什么人了,你怎么会有如此稀奇古怪的想法呢?”

    安馨柔低着头轻声道:“我知道青哥哥不是这样的人,我只是有些担心,我怕你嫌我是累赘,不要我了。”

    “柔儿!”魏青不免有些又好气又好笑,点头道:“我是那么趋炎附势的人吗?这么长的时间,你还是不相信我,我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难过。”

    “青哥哥,我知道你对我好,就是…就是…”安馨柔涨红了脸,轻声央求道:“青哥哥,原谅柔儿年纪小,不会说话,不小心得罪你啦,你大人不计小人过,好不好?”

    魏青在安馨柔面前是真生不了气,他无奈地摇摇头道:“我们走吧,柔儿!”

    接下来魏青只能寻找自己的父翁了,可是临安城这么大,茫茫人海,对于怎样寻找父翁,魏青更是一点头绪都没有。母亲离世时曾经告诉他父翁叫魏科举,可是要在临安城寻找这个魏科举无异于大海捞针。魏青背上刻有“精忠”的两个刺字,母亲告诉他这是父翁魏科举亲手刻上去的,这是他们父子相认的凭证。

    母亲说起魏青的父翁来魏科举来口气颇为骄傲,父翁出自寒门,可是自幼就颇有大志,是他们家乡十里八乡出名的才子。魏青在乡下时隐隐听人说过,母亲是在一次庙会上认识父翁的,当时母亲还是一大户人家的小姐,母亲竟不顾父母的阻拦和反对,硬是自作主张嫁给了一贫如洗的父翁。父翁上京前,曾在他们父子身上各刺有两字,合起来就是“精忠报国”,父翁以此来向母亲铭志,父翁背上的字却是母亲刻上去的。父翁一看到这两个刺字就知道他是谁。可是在这大冬天里魏青总不能敞胸露背,在大街上招摇过市吧。

    魏青逢人便问魏科举,可是找了几天,都没有一个人认识这个人的。那赵大郎夫妻给他们准备的干粮早就吃完了,一点银两还是那夫妻二人从牙缝里省出来的,本来就不多。那经得起两个小孩的花销,很快地魏青囊中馨尽。魏青知道那银两来得不易,已经省到不能再省的地步。可是这临安城中,每干一件事都要银子,那钱花花地如同流水般出去了,两个孩子再次被逼到了举步维艰的境地。

    魏青自幼生长在农村,在农村他自认还是有办法找到一口吃的。可是在这城市之中,他那点小聪明就一点儿也派不上用场,城市的人没有农村人那么好相与,城市人只认银子,没有银子就寸步难行。要活下去就只有当小乞丐,这是魏青和安馨柔都不能接受的,他们觉得饿死都不能丢父母的脸。魏青只想找个人看看病,挣点花销。说来也怪,这偌大的临安城,就没有一个人肯相信他们。

    这天晚上,两个孩子在报国寺山门之外找了一个地方歇了下来。这里是临安百姓专门为岳爷爷修建的庙宇,以此来纪念他抗金的功绩。此时的临安已进入冬季,尽管是南方,夜晚天气还是寒气袭人。两个孩子只好依偎着相互取暖。魏青心里很是郁闷,几天来的流浪生活,让他饱受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此时的安馨柔却看得开,她对魏青道:“青哥哥,你就别垂头丧气了!我们现在的境况总比在大沮泽里好得多吧,哪里才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现在有这么多人,只要有人我们就有办法找到生存之路。我还想着送你读书呢,完成你妈妈的遗愿,你就别担心了。”

    安馨柔能说出这样的话,魏青真是惊讶。心里暗道柔儿就是爱说梦话,现在吃饭都成困难,还提什么读书,这不是白日做梦莫!不过柔儿经过这些生生死死的锻炼,的确是懂事多了。魏青心里不肯苟同柔儿的看法,他觉得大沮泽虽然艰辛,却没有明争暗斗,没有白眼,原比这大千世界好得多了。

    


    注册会员,享受无弹窗阅读环境.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