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三章 大禹治水 太康失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赵公明无弹窗 禹得了河图之助,终是明了这山川河流之走向,也是知晓了为何当日父亲治水,数年无功之因。当年共工撞倒不周山柱,导致天塌西北,而地陷东南,自那时起,洪荒之上,地势自是西高东低。当日鲧治水之时,却是不明此事,故而只是将河堤牢牢加高,加固,但若是寻常之时,只是此次水势甚大,加上水流湍急,故而那刚修好的堤坝,自是禁不起这洪水。

    禹与族人便一边去查看那河流走向,一边思索如何将这水势因势利导,历时数年,终将那河道走向摸清。这一日,有族人来告,说女娇临盆,生下一子,求禹赐名,禹此时对于治水之事刚有眉目,自是眉头大展,言道此子却是自己福星,便以启为名,取初始之意。

    恰恰此时,云中子与多宝炼制之物已成,匆忙送来,禹见了那开山斧与定海神针,自是大喜,自此便持了那开山斧,将那九条大河河道一一拓宽,又在河道两岸建起堤坝,更将那阻碍河道流向的大山一一劈开,洪水这才渐渐消去。待得治水完成之时,又将那定海神针投入东海之中,测量水势,待得功成之时,那从未见过一面的儿子启已是十岁有余。

    待得禹治水成功之时,在民众之中,声威极高,被舜帝封于夏。待得舜帝临终之时,本欲将位传给自己之子商均,但臣民感激禹治水有功,不朝商均而朝禹,舜帝无奈之下,将帝位传于禹。禹继位之后,以舜帝所封夏为名,正式立国。

    此时因得洪水刚刚退去,有许多低洼不平的丘陵也因这洪水冲袭,而变成平原,禹便带人修渠引水,种植粟麻,又教民众在那临近河道,地势低洼之地种植耐水的稻米。禹又将所辖之地分为九州,并封些治水有功之人与那些有才能之人位侯,一一分封属地,并铸九鼎以表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九德,以警戒后人,后此九鼎亦代表九州之属,彰帝王之威。

    后诸侯与子民因感激禹治水之德,尊之为大禹;更因得大禹治水之时,有天帝相助,故而知晓大禹得上天垂怜,自此便以天子之位相称。

    大禹在位二十一年整,将帝位传于启,自己与女娇避居北海,不在出世。(先前有误,此处将青丘山所在由东海,改为北海。)

    赵公明待得大禹治水之事已成,为向云中子表示谢意,便邀他与燃灯二人至自己道场问天岛一趟。那云中子因得需主持玉虚宫之事,因此只留了数日,便即告辞离去。待得云中子一走,赵公明却见得燃灯脸色有些异样,连忙相问何故。

    燃灯苦笑道:“贫道只是思及云中子处境,有些感叹罢了。”

    赵公明听了,心中不解,连忙问道:“云中子师弟乃是元始师伯徒,二师伯不

第三十三章 大禹治水 太康失国-->>(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